专家声音
甘满堂(福州大学社会系主任)
复合型书店是未来方向
现如今,单一经营方式的书店越来越少,多功能后现代书店越来越多,将向兼有图书销售、茶饮休闲、读书交流等多功能的后现代书店转型。书店要依托特色图书开展相关的读书交流会、作者与读者见面会等,带动人气。
前几年,实体书店遭遇“寒冬”,有的倒闭有的转型,厦门这两年有回暖趋势,并不是个例。福州也有诸多成功转型的案例,如省教育出版社旗下的“大梦书屋”连锁书店、位于三坊七巷文儒坊的“无用空间书店”等,所以复合型书店应该是转型成功的代表。
何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作协副主席)
纸质书的触摸温度无法替代
自身带着零售商业属性的书店被网络及电子书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人因为便捷或者价格原因,被吸引到网店去买书。但近来,实体书店逐渐回暖,发展情况越来越好。
首先,对实体书店有相关扶持政策,厦门也有对民营书店的扶持政策,支持实体书店科学发展;再者,纸质书所特有的触摸的温度,是无法替代的。得空的时候,我也非常喜欢逛逛实体书店,喝一杯咖啡,捧着书,惬意无比。
刘志刚(十点书店副总裁、总经理)
注重提供“全阅读场景”
十点首家线下的店选中厦门,是因为厦门文化氛围不错,而且又有“小清新”的气质。十点读书是在厦门创立的,本身在厦门就有超过40万线上用户,基础不错。
如今,多元业态成了实体书店的发展方向,单一品类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懂得把握机遇,复合经营,除了咖啡、甜点,未来不排除还会推出轻食,还有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好物。
十点书店的定位是“智慧文化生活空间”,从线上走到线下,注重提供“全阅读场景”,注重“离开书店以后的时间”。只有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才不会被消费者抛弃。
林敬彬(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大旗出版社社长)
利用文化氛围吸引读者
如今,实体书店都在为了生存而改变。我认为,实体书店的转型可以注重两点。首先,可以考虑以价格取胜,许多人选择网络销售渠道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网店便宜,实体书店可以让利,提高销量;再者,许多人还是倾向于书店的文化氛围,台湾就有许多文青会特意去书店。
我祖籍泉州,常来厦门,台湾同行也经常到大陆“取经”。我看到一些厦门的实体书店,不由得感慨他们做得非常好,出版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很快。
沈荣裕(两岸出版交流协会理事长)
除了卖书也要卖“酥”
16年前,台北重庆南路就有40家书店,现在剩不到10家。我在台湾开了40年书店,从16年前开始卖大陆简体书。前些年,实体书店受到冲击后,我也开始寻求转型的方向。
我认为的实体书店转型,应该从平面到立体化。首先要有书店自己的特色,定位要准确;其次,还要懂得附加价值,比如兼卖咖啡等,还要懂得跟读者互动。
转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书店复合经营除了卖书也要卖“酥”,这里的“酥”不只是凤梨酥,而是指一种经营模式。你卖的商品要书相搭配,比如咖啡、甜品、文创,但无论你卖什么要选对商品,如果你真的卖凤梨酥,谁又会特意到书店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