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4月6日电 (记者 陈悦)近几天来,与法国科考帆船Tara号(塔拉号)在厦门的“握手”,让厦门大学科考船“嘉庚”号成为“网红”。
“4天前,“嘉庚”号和塔拉号的海上相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吸引了300多万人次观看,厦大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戴汉民院士欣慰地对记者说,提升民众海洋意识,推动民众对海洋科学的关注,正是这次中法科技交流的重要目的之一。
嘉庚号船长在聚精会神驾驶船舶准备和塔拉号会合。 陈悦 摄
其实,这也是“嘉庚”号名字的由来——厦门大学创办者陈嘉庚长久的心愿。“嘉庚”号和塔拉号的这次相遇,也正逢他创办厦门大学97周年之际。
“嘉庚”号建造项目技术总负责人王海黎告诉记者,“力挽海权,培育专才”一直就是陈嘉庚先生不忘的“海洋初心”。早在厦大创办之前,陈嘉庚先生就在集美兴办航海、水产专科学校;厦大创办后也一直重视海洋学门,并于1946年在中国首创海洋学系。
王海黎说,当“承载厦大几代人梦想”的现代化科考船命名之际,必然是将“嘉庚”书写在船舷之上。
他还告诉记者,“嘉庚”号从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也是厦大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体现。
以一所大学之力,建造一艘在“同吨位等级下,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前列”的3000吨级科考船,是一个颇为艰难的过程。王海黎告诉记者,除了厦大自身倾力而为,“自强不息”,厦大很多校友发挥校主捐资兴学精神,慷慨解囊,也是“嘉庚”号得以建成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嘉庚”号上,还特意辟出空间,展示捐资校友的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