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月14日,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召开全市二、三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阶段推进会,全面部署厦门市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动员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积极加入,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胸痛中心,并力争在三年内全部通过国家认证,形成全市覆盖的急性胸痛患者快速救治体系,真正惠及广大市民。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加速推进胸痛急救体系建设,正是“健康中国”决策的题中之义。
10分钟,刷新心梗抢救纪录!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没有一点预兆,剧烈的胸部疼痛击倒了他,痛得几乎窒息……去年10月的一天上午,家住岛外的胡先生突发剧烈胸痛,家人急急送到附近的医院抢救,一番药物治疗后未见缓解,情势危急!医院高度怀疑为急性心梗,建议急速转院,直送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11:18,患者抵达医院大门,直接被推入导管室;11:20,急诊介入手术立即展开,争分夺秒;11:28,堵塞的心脏血管成功开通,病人转危为安。
10分钟,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心梗抢救速度再次刷新,之前的纪录是13分钟。
对急性心梗患者而言,尽量缩短救治时间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的最有效途径,胸痛急救网络热线的每一次响起都可能代表了一次生死急救。
当天早上,心血管病医院值班医师李枚娟就接到了胸痛急救网络合作医院传递的抢救信号,载着胡先生的120救护车一路狂奔,随车医生在转院途中就完成了对胡先生的相关检查。很快,胸痛中心微信群上出现了患者的心电图,李枚娟医生当即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并通知导管室做手术准备,患者抵达医院后即可直接手术。
一切都在争分夺秒!在患者到来之前,医生就迅速完成了手消毒、铺巾等术前工作,胸痛中心护士也已等在急诊大厅,控制通往导管室的电梯。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叶涛博士介绍,到院时的胡先生已是浑身大汗,精神萎靡,疼得说不出话,在胸痛中心护士的引导下,120人员推着平车绕行急诊和CCU,直接护送患者到导管室。最终,历经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抢救,心内科团队为患者完全堵塞的右冠状动脉植入了一枚支架,撑开堵塞的血管,恢复了心脏的通畅血流。
“一切都太快了,我们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但没多久听说血管通了,我们安心了许多。”胡先生的妻子十分激动地说。
作为中国胸痛中心区域认证中心和示范中心,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多年来不断规范健全胸痛患者诊治流程,加强与院前急救体系、合作医院及基层的无缝衔接,形成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并积极扶持、带动周边各医疗单位严格规范执行急性胸痛的诊疗流程,为区域内的胸痛患者提供了更及时、更高效的急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