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让农业成为
有奔头的产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说起厦门农民,人们已经不再把他们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形象联系在一起,相反,映入脑海的是一张张有朝气、有想法、敢拼敢干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的“新血”进入了农业行当,很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厦门,农民已经成为越来越体面的职业,农业已经成为越来越有奔头的产业。
实事求是地说,要在耕地面积十分有限的厦门下好农业这盘棋,政府部门好比“戴着镣铐跳舞”。但是,仔细观察目前厦门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我们也能清晰地看见,越是面对“先天不足”的条件,主管部门越是被激发出了强大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总结大量经验的基础上,厦门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奖励机制、土地管理制度、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农村管理体制等方面推出了农业多元政策扶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农业信息化程度和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过渡、转型升级,在有限的农用地上做强做精,打造出了符合厦门发展实际的品牌农业体系。农业不再“负重前行”,而是日渐成为充满生气的朝阳产业。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敢于“下乡当农民”了――正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一骑绝尘的厦门农业,让年轻人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