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厦门产业华丽转型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减法、除法:

  深入推进“放管服”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以前办理原产地证往往需要两三天,如今半天就能搞定,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出口效率和速度。”潘贺光是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的资深管理师,由于公司产品销往多个国家且数量多,几乎每周他都要和原产地证打交道。

  潘贺光介绍说,以前办理原产地证,需要带上各类繁杂的材料,到国检部门先录入排版,待打印出原产地证草稿档后,再回公司与国内客户核对原产地证上相关信息。紧接着,他还要再跑一趟国检部门等待审核,一段时间后才能签发出证。“现在,实行无纸化受理,我们只要在公司里把材料准备好,录入国检系统的企业端,发给国检部门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直接到公司附近的签证点签证办理,省去了许多时间。”潘贺光对“最多跑一趟”深有感触。

  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近年来,厦门积极做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眼于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突出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通关成本、财务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环保成本、用能成本等,多措并举帮企业降成本,力争打造成为“全国企业经营成本最低、营商环境最优的城市”。

  企业层面的减法运算,带来的是固本强企,增加企业效益。英麦科(厦门)微电子创始人王明亮就对以降成本的“减法”换取增强企业活力的“加法”深有感触,“公司所在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服务,比如流片(试生产)补贴这块,对我们的进一步研发有很大的帮助。”他算了一笔账,“测试仪器设备、流片补贴、材料费用和生产加工测试费用,这些加起来,就为我们节省了30%至40%的成本。”

  统计数据显示,厦门实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两年多来,累计为企业减负逾350亿元,“营改增”扩围后,规上服务业税金总额下降20.1%。根据第三方机构依据世界银行评价体系进行的评估,2016年厦门市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排名第40位的水平,比2014年上升21位,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还包括“去产能”。厦门积极清除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盘活更多资源用于发展新兴产业。今年上半年,厦门钢材产量下降5.7%,皮革鞋靴下降26%,铝材下降16.1%。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厦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经济新产业发展。厦门,这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必将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创新驱动发展 积蓄经济增长新动能

烯成石墨烯公司实验室工作场景。(厦门火炬高新区供图)   瀚天天成工作人员身着无尘服,在千级洁净间内操作碳化硅外延晶片生产设备。(本报记者 林露虹 摄)   今年上半年,厦门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478.6亿元,比上年末提高8.4%,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67.8%;战略性...

厦门自贸片区: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

台海网9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两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形成“一照一码”、“多规合一”、航空维修、中欧(厦门)班列、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领先全国的改革样本   一场“不破不立”的改革探索助推厦门成为区域性融资租赁集聚区,业务范围覆盖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等   东...

自信厦门融入全球发展 厦门市强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优势

开放前沿   被誉为“大厦之门”的厦门也是开放之门,更是外资青睐之地。截至2016年底,全市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2458个,其中60家全球500强公司在厦投资109个项目,吸引众多行业巨头纷纷落户。   连通世界   厦门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164个,140多条航线通达全球各地,与全球12个...

老城有机更新 留住厦门的“根”

古早味   不少厦门人都会带上孩子一起到老字号店铺里品尝儿时的味道   街巷游   让市民游客用脚步丈量厦门老城历史文化的厚度与韵味   沙坡尾   成为“活态博物馆”,不仅有特色建筑,还保留了文化印记    经过有机更新,沙坡尾旧貌换新颜。(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

绿色厦门交出漂亮答卷 厦门市坚持“生态立市”

绿色经济   台海网9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年厦门征集并组织评选了第一批11项循环经济和52项节能技改示范工程项目,并给予2512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同时,厦门制定多项举措,从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促进能源和资源节约等方面,将绿色发展、节能环保的理念贯穿始终,切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