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两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形成“一照一码”、“多规合一”、航空维修、中欧(厦门)班列、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领先全国的改革样本
一场“不破不立”的改革探索助推厦门成为区域性融资租赁集聚区,业务范围覆盖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等
东渡港区。(本组图/本报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摄)
厦门自贸片区多项创新成为全国范本。
技术人员正在维修飞机发动机。(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满载货柜的中欧(厦门-莫斯科)直达班列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出发。(本报记者 黄少毅 摄)
改革,是城市发展不竭的动力。在厦门,从经济特区到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事业历久弥新,先行先试精神一脉相承。
争当“改革的掘进机、开放的破冰船”,是厦门义不容辞的使命。站在一场新的体制机制改革的起点上,厦门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建设自贸试验区既是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精神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厦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中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多领域、复合型综合改革态势。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挂牌两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彰显深化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