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成为两岸规模最大交流盛会。图为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协会代表开心合影。(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厦金直航航线是两岸交往最便捷海上通道。(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社会融合
两岸同胞融合
最温馨家园
“两岸一家亲,同胞融合情”的生动实践,每天都在这座城市进行。
海沧青礁村主任助理李佩珍是台胞,她发挥规划师特长,帮村民改造美丽庭院,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带动台胞前来创业。来厦门20多年的台胞熊麒,被选为兴隆社区主任助理,参与社区治理。在厦门,同胞融合行动富有成效,他们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或为家园建设添砖加瓦,成为台胞融入社区的典范。
率先推选台商台胞担任市政协委员,率先聘任台商台胞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和社区居民大学校长,聘请台胞担任人民陪审员、检察联络员、台籍被告人缓刑考察员和涉台案件执行监督员,率先形成涉台司法服务“一条龙”机制,率先开展台胞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试点,特聘台湾专家专业人才上百人……作为最早出台《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的城市,厦门在打造两岸同胞融合温馨家园方面开创了许多先河。
厦门首个对台服务示范社区、居住有300多位台胞的兴隆社区,成立全市首个社区发展理事会,成立为居民提供服务、共建两岸融合的温暖之家。为借鉴台湾社区管理经验、更好地服务台胞,全市38个街镇与台湾乡镇实现全对接。厦门的居委会负责人与台湾的村里长交流社区管理、节能环保、养老助残等方面的实务经验,成为推进两岸社会融合的有益探索。
厦门从上至下的真情善意,使逾12万名台胞迅速融入这片乡情味特别浓郁的土地,创业打拼,工作学习,享受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同胞在厦门买房27000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