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深化改革,谱写现代化翔安新篇章

翔安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为全区擘画发展蓝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曾艺轩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2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陈捷 通讯员 叶晓菲/文 朱毅力/图)12月25日,翔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开幕。会上,翔安区人民政府区长沈晓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全区2024年的工作情况,并提出2025年的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翔安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年预计(下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8.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5亿元。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3年蝉联全市首位,并连续5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

  2025年,翔安区将着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先行先试,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翔安新形象上久久为功,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改革稳增长,经济运行稳健向好

  今年,翔安区工业大盘更加稳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全市4.3个百分点,连续3年领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800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二。

  翔安区还坚持扩大有效投资,产业投资、基础设施等有效投资占全区投资86%,创近年新高。打造出荻花洲等网红打卡点,拉动汽车家电、餐饮旅游等消费超40亿元,接待游客人数增长25%。

  在招商方面,今年翔安区共新增签约招商项目161个,协鑫储能、中科华联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实现了“每年有1个百亿级产业项目落地”目标,招商实绩竞赛排名全市第二。

以改革调结构,产业转型蹄疾步稳

  这一年来,翔安区不断巩固增强重点产业、加快壮大“战新产业”、稳步培育未来产业:全球首条中小尺寸高世代新型显示生产线天马8.6代成功量产;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增长12.2%;打造出全省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路;新增4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成熟度三级评估企业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今年以来,翔安的文旅会展业也在加速壮大,共举办刀郎等明星演唱会40场、药机博览会等高规格展会7场。此外,翔安的商贸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也在不断壮大。

  同时,翔安还有效发展都市型农业,积极开展引客下乡,翔安百味、“圩日”市集等特色品牌火爆全网,2条骑行路线入选“2024中国骑行地图”。

  位于翔安区的厦门科学城也在有序建设中。今年来,翔安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翔安创新实验室获设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嘉庚创新实验室建成国内首个面向高分子材料的无人智能研发实验室。

以改革激活力,开放交流不断走深

  回顾一年来翔安的“对台融合”工作,可谓是亮点纷呈:成功落地两岸导演创作交流基地和闽南语影视译制中心;第三届海峡两岸种业交流会吸引35家台湾种业企业参展交流;举办两岸文学论坛、动漫配音大赛、青少年棒垒球联赛等大型特色活动15场;新增1家省级台青创业基地、2家市级对台交流基地,接待来翔交流台胞1.2万人次。

  此外,翔安区还坚持深化改革,开具全市首张产权调换安置房票,在全省率先应用电子证照“免证办”,在全市率先取得内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无限额登记权限。

以改革提品质,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这一年来,翔安区的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各大片区新开工项目140个、落地产业项目80个,完成投资565亿元。

  在乡村振兴方面,翔安区今年新增1个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精品村,古宅、黄厝分别上榜省级“金牌旅游村”、高级版“绿盈乡村”,另外还有17个“五个美丽”8项目入选省级典型名单,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考评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翔安区的城区配套也日臻完善。目前,第三东通道、莲嶝大桥已开工建设,地铁4号线已上线调试,农村雨污分流完善一期工程完工。

  今年,翔安区还不断推进人居环境常态化治理提升工作,11个城中村经过治理取得可见可感的改善提升。翔安中心公园对外开放,市民公园正式动建,更是美化了这里的城区环境。另外,翔安区近岸海域水质位列全省第一,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实践基地,大嶝海域获评省级美丽海湾。

以改革惠民生,生活品质稳步改善

  一年来,翔安区精准兜实民生保障工作,今年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还在全市首创社会救助流动驿站进村(居)机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连续六年超99%。

  在教育方面,翔安区开工建设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翔安实验学校等8个项目,全省质量监测首次获评“优秀”等次,中考成绩进步幅度全市第一。在医疗方面,翔安区创新打造医联体“云诊所”诊疗模式,翔安医院成功晋升三甲医院,结束翔安无三甲医院历史。

  此外,翔安区的文体事业也欣欣向荣,成功举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等国际大赛,还吸引了中国美协等一批美术名家来翔采风写生。

擘画发展蓝图明确行动方向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导报记者从会上获悉,翔安区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总量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工业总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5%、总量突破350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5.5%,区级财政收入增长5.2%,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新的一年,翔安区将实施主导产业链提升行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科技创新圈打造行动、园区标准化建设行动等,加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夯实高质量发展实体支撑。翔安区还将继续深化改革、增强内需、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加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

  同时,翔安区还将扩大经贸融合,拓宽社会融合,增进情感融合,加力探索融合新路,塑造高质量发展独特优势。

  此外,翔安区还将继续推进产城人融合,建设高质量发展宜居新城。并加力增进民生福祉和提升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红利,营造出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

相关新闻
打响“千年银城·四海同安”文旅品牌

台海网12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鹏波 通讯员 同宣)昨日,同安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同安区区长周桂良作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同安区全力稳增长,经济运行承压向好,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18%,较去年提升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增幅排名跨越式突破至全市第二。   消费文旅持续回暖。成立全省首个消费环境协同治理...

翔安两条道路完成路面修复提升

台海网12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林阿娜)近日,厦门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翔安公路部门完成了翔安大道、翔安东路两条城市道路的修复提升工程,改造后的路面平整开阔、标线清晰醒目,来往车辆通行有序。   由于交通量增长、长期受车辆碾压以及道路自然老化等原因,翔安大道和翔安东路部分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麻面等病害,影响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

教育投入占湖里财政支出超1/5

台海网12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昨日,湖里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湖里区区长黄颖作区政府工作报告。   导报记者从报告中发现,湖里区两岸融合工作中有多个首创。如设立全市首个区级台胞服务中心,五通码头设立全国首个台胞登陆“近便利”服务专区,全市首批推出台生来厦实习、见习、研学政策,成立全国首个以台胞为主的涉台纠纷化解中心。  ...

今年集美GDP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台海网12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通讯员 郭妮妮)昨日,集美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集美区区长倪杰作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集美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5%左右,有望突破1000亿元大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7%,全市第一。1-11月,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19%、20.5%、1...

前三季度思明迎客近5000万人次

台海网12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昨日,思明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思明区区长陈通汕作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思明区扎实推动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连续四年蝉联全省城市发展“十优”区首位。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完成财政总收入41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6亿元。前三季度,思明区接待游客4903.9万人次,旅游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