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客厅﹄杏林湾,正进一步刷新颜值
▲锦园渠水清岸绿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 通讯员 陶行海 付延杰/文 沈威/图)打开集美,铺展一张“水美”生态画卷。
亲水宜居的“生态客厅”杏林湾,盛邀八方来客,打造湾城共融的新样本;
水清岸绿、景色怡人,许溪“溪林生态示范动线”串起乡村振兴中的诗意“生态家园”,治理经验在水利部网站推广;
活化水体、绿盈村居,锦园渠华丽蝶变,是居民家门口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集美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绿色之美、生态之美正成为集美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集美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创新河湖管护体系,广泛吸纳多方力量共治共管,打造“党政领导、河长主导、流域统筹、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治水格局,多元共治守护辖区碧水长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激发全民参与治水的热情,昨日下午,“手牵手实施河长制,心连心守护集美湖”2024年集美区“厦门市河湖长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杏林湾畔举行。
活动为集美区民间河湖长发放聘书,并为月光环志愿服务队授牌,进一步营造“管河湖、护河湖、爱河湖”的良好氛围,促进河湖共管、共治、共享。
治水样本
杏林湾 生态客厅焕新颜值
“生态客厅”杏林湾,正进一步刷新颜值。省、市重点项目——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于去年3月启动,将对杏林湾进行环保清淤疏浚,并采用原位生态修复、构建鸟类栖息地等方式,修复杏林湾生态系统。
导报记者现场看到,在杏林湾水域,吸淤管横跨水面,配合绞吸船开展清淤工作。附近的体育岛上,板框压滤系统将抽上来的污泥脱水形成泥饼,后处置消纳。而抽吸上来的水,将在余水池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回杏林湾内,实现污染物的有效控制。
据介绍,该工程将清淤疏浚面积约2.2平方公里,清淤总量313.3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约6.9亿元,预计将于2025年12月完工,届时,杏林湾的水质将再次提升。
工作人员介绍,未来,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体育岛将用这些淤泥增高5米,而在园博苑主展岛的东边,也将用一部分淤泥建成一个面积达75万平方米的鸟类栖息地,为鸟类安一个新家。
接下来,他们还将聚力截污控源、生态补水、健全生态系统,让杏林湾成为水域灵动、白鹭常驻的生态客厅。
锦园渠 水清岸绿华丽蝶变
从以往下雨就容易发臭的水沟,到如今清新怡人的水清岸绿,锦园渠的华丽蝶变是集美区生态治水成果的缩影之一。
去年11月,为期4个月的锦园渠水体生态修复一期项目完工,治理全长约2.24公里,总投资为484.77万元。
项目在控制外源污染、削减内源污染后,配置4台微生物活化系统,利用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净化水体水质。同时,在淤泥黑臭的地方,实施底泥改良,并增加曝气设备,实现水体部分复氧。
此外,种植900平方米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构建完善水生态,进一步提高水体净化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增加水体活力,项目还新建了约1.7公里补水管道,每天向锦园渠稳定补水约6000立方米,极大增加水体流动。
此外,项目还对锦园渠进行驳岸修复、铺设水土保护毯、绿化及苗木种植等手段,进一步巩固提升边坡稳定性。如今,水质稳定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
看着锦园渠越变越美,附近的居民陈阿婆频频点赞,“水清了,家门口的环境变美了,大家住得更舒心了。”
治水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高位推动综合治理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
集美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以上率下高位推动,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发挥明显。2023年筹划召开河长制调度会议4次、杏林湾水库专项治理指挥部会议37次,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强化治水共识,协调解决水环境治理问题86个。
紧盯重点水域,“对症下药”提质增效。集美区全力推进杏林湾及九天湖等治理工程;紧急推进锦园渠水体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加力推进正本清源,去年年底累计完成改造面积(包含市政道路)46.32平方公里,完成率92.8%。此外,集美区稳步推进坑内水库向风景湖、瑶山溪补水工程,总投资为324.96万元,目前日补水量约3000立方米。
在水源地保护上,集美区严格落实坂头-石兜水库饮用水源地“321”巡查制度,强化2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强力推动并完成“退果还林”工作。
建立长效机制,治微治小全面管护
系统治水还要从源头抓起。
集美区对排口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巡查管控整治机制。
针对市级通报的54个问题排口,采取调度推进、应急截抽、溯源排查、工程治理等方式逐个击破,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治完成率100%。
水治,更在长治。集美区建立长效机制,全面管护小微水体。
针对60个已整治完毕的小微水体,坚持以“三有”“三无”结合见长效的理念,全面推进小微水体管护保洁常态化,开展不定期“回头看”检查。截至目前,已整治小微水体养护率100%。印发《加强鱼塘管理的通知》,将全区所有小微水体纳入管护。
此外,集美区还积极推动隔油池建设,全区完成整治共2195家。并推动所有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移交管养。
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共治共享”氛围
促进河湖共管、共治、共享,更在于激发全民参与治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要我治”向“我要治”转变。
为此,集美区立体宣传,多措并举,营造全社会节水护水亲水爱水、建设幸福河湖的良好氛围。
结合“河湖长日”宣传,集美区与市河长办联合举办第二届“厦门市河湖长日”启动仪式,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河湖管理保护,不断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水平。
此外,集美区委组织部、区河长办还联合举办2023年度集美区河长制专题培训班,为集美区河湖长制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方合作聚合力,集美区河长办还积极与高校合作,联合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和厦门医学院,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河小禹”专项活动4次,并成立志愿护河队,带领志愿者们开展沿河巡查、发放宣传资料和宣讲科普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护河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治水亮点
1.全区水质监测点位均值全部达标,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首次实现全区三条小流域水质全域达标。
2.杏林湾水库获评省级水利优秀风景区,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入围2023年度省级水利风景区评选。
3.集美区上榜“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
4.许溪美丽河湖治理经验在水利部网站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