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志愿服务之风常年盛行。图为救心圈志愿服务队队员为青少年普及急救技能。
鹭岛三月,春意盎然。今年的学雷锋纪念日,湖里区举行第三届“追寻雷锋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雷锋精神主题实践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系列活动计划走进8所学校、2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雷锋精神情景课堂,引导广大青少年参与环境保护、文明宣导、助残敬老等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
雷锋精神情景课堂自2022年开展以来,已累计开课19堂,开展志愿服务相关配套活动9场,覆盖湖里区14所中小学及5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些学校采用视频直播或大课堂形式,将课堂效果最大化,近16000名学生及社区群众参加。
近年来,湖里区结合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工作,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推进全民性志愿服务工作良性发展,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从“全国最美志愿者”赵亚娟到首届“全国文明家庭”游文晃,从“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金安社区到“全国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金尚社区,湖里区志愿服务之风常年盛行,文明之花处处盛放。
如何让广大志愿者“微光成炬”,是湖里区持续探索思考的课题之一。2021年以来,湖里区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发挥枢纽作用,促进松散型志愿服务团队向聚集型志愿服务组织转化,使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3年2月,湖里区制定《湖里区平战结合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打造“领军型、专业型、技能型、普众型”四大类型志愿者,建立应急抢险、医疗健身、法律服务等10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形成“4+10”湖里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目标,旨在探索建立平时值守战时应急的志愿服务响应机制,打造全区志愿服务“一盘棋”工作格局。湖里区委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湖里区以健全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有序化的重要一步,凝聚志愿服务力量,促进形成队伍联动机制。
在去年3月5日举行的“践行雷锋精神 启航志愿新篇”湖里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上,现场公布了十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名单,湖里区委主要领导为他们授旗。这些特色队伍服务内容涉及医疗健身、应急抢险、社区治理等,展现出湖里区志愿服务的高标准、高水平,也成为全区“红马甲”学习的榜样。在台风“杜苏芮”过境期间,湖里区应急抢险救援志愿服务队及时组织7支消防救援队伍、6支水域救援专业队分头行动,165名消防员在岗,清理倒伏树木,帮助城市道路快速恢复畅通。此外,湖里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走进城中村,开展文艺慰问演出活动,助力城中村治理“三提升”工作;全区骨干志愿队伍高效联动,由义务交警湖里分队等队伍常态化保障五通客运码头志愿服务需求……
重全面更重专业,湖里区连续两年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通过专家督导计划,打造湖里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及队伍。在2022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湖里区获得二金二银二铜佳绩;在2022年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中,获得一金一银一铜佳绩,获奖项目在全省县市区中最多;在2023年厦门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一金二铜佳绩,“家庭喘息”项目荣获金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