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通讯员 陈湖玲)元宵节,翔安区珩厝社区举行了游灯活动。据了解,这项民俗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元宵节这天,珩江书院热闹非凡。导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的游灯共有两个龙头,分别由两个师傅完成。单个龙头的制作周期约一周,需要经历竹编、装灯、糊纸、彩绘灯环节。而在元宵前一周,珩厝社区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制作花灯,在元宵当晚举行绕村游灯活动。
夜幕降临后,游灯活动正式开始。参与游灯的人们在珩江书院集中出发,由两个龙头为两支队伍开路。家家户户做的小花灯为龙身,分别往社区东西两边游灯,最终到灵慈宫汇合,再前往东西王祖厝。游灯队伍到达灵慈宫、东西王祖厝时,都会有代表祝福与分享的糖果撒向大家,这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环节。
元宵节这天,翔安区洪厝村鞭炮声不绝于耳,到处人山人海——一场祭祖仪式“迎公瓯”在这里举行。当天,村里在过去一年添丁且三代同堂的家庭,会在祖父的带领下,准备好鸡鸭猪羊等祭品拿到祖庙祭祖,感谢祖先庇佑家宅和睦、人丁兴旺。祭祀结束后,“迎公瓯”也正式开始。
在下后滨社区,因疫情暂停3年的“迎公瓯”仪式今年也重新举办。3年来,喜得添丁的人家齐聚一堂,喜气洋洋地抬“瓯”到祖祠摆放整齐。今年,一共有90座“公瓯”矗立在家祠内,场面颇为热闹壮观,引来众人纷纷掏出手机拍摄。
在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元宵节这天同样热闹非凡,这里举行了盛大的“抢丁瓯”民俗活动。“丁瓯”的形状像一座“宝塔”,底部是竹篮,里面装满大米,寓意五谷丰登,最上头是整只羊,下面环绕这只羊挂满鸡、鸭。外围则装饰绿叶、各色彩花,还有应景的灯笼等,打扮成树状,象征家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据悉,每年正月十五,新圩镇古宅村都会举办该活动,祈愿在新的一年家中添丁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