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绕村游灯抬“瓯”祭祖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曾艺轩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2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通讯员 陈湖玲)元宵节,翔安区珩厝社区举行了游灯活动。据了解,这项民俗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元宵节这天,珩江书院热闹非凡。导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的游灯共有两个龙头,分别由两个师傅完成。单个龙头的制作周期约一周,需要经历竹编、装灯、糊纸、彩绘灯环节。而在元宵前一周,珩厝社区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制作花灯,在元宵当晚举行绕村游灯活动。

  夜幕降临后,游灯活动正式开始。参与游灯的人们在珩江书院集中出发,由两个龙头为两支队伍开路。家家户户做的小花灯为龙身,分别往社区东西两边游灯,最终到灵慈宫汇合,再前往东西王祖厝。游灯队伍到达灵慈宫、东西王祖厝时,都会有代表祝福与分享的糖果撒向大家,这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环节。

  元宵节这天,翔安区洪厝村鞭炮声不绝于耳,到处人山人海——一场祭祖仪式“迎公瓯”在这里举行。当天,村里在过去一年添丁且三代同堂的家庭,会在祖父的带领下,准备好鸡鸭猪羊等祭品拿到祖庙祭祖,感谢祖先庇佑家宅和睦、人丁兴旺。祭祀结束后,“迎公瓯”也正式开始。

  在下后滨社区,因疫情暂停3年的“迎公瓯”仪式今年也重新举办。3年来,喜得添丁的人家齐聚一堂,喜气洋洋地抬“瓯”到祖祠摆放整齐。今年,一共有90座“公瓯”矗立在家祠内,场面颇为热闹壮观,引来众人纷纷掏出手机拍摄。

  在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元宵节这天同样热闹非凡,这里举行了盛大的“抢丁瓯”民俗活动。“丁瓯”的形状像一座“宝塔”,底部是竹篮,里面装满大米,寓意五谷丰登,最上头是整只羊,下面环绕这只羊挂满鸡、鸭。外围则装饰绿叶、各色彩花,还有应景的灯笼等,打扮成树状,象征家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据悉,每年正月十五,新圩镇古宅村都会举办该活动,祈愿在新的一年家中添丁进财。

相关新闻
两岸百名黄氏宗亲在厦门祭祖

新华社厦门12月17日电(记者付敏)海峡两岸黄氏宗亲冬至祭祖活动17日在厦门江夏堂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百名黄氏宗亲,参加祭祀仪式,祭奠中华黄氏先祖。   古代黄姓望族居住在江夏郡(今湖北省云梦县),“江夏堂”是流传最广的黄姓堂号之一。位于厦门思明区的厦门江夏堂始建于1910年,是由清朝末年末代武状元黄培松所建的黄氏宗亲总祠堂。   台湾黄氏宗亲黄启璋...

八千余名海内外客属后裔福建宁化石壁祖地祭祖

5日,第29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石壁客家祖地举行,海内外客属乡亲共8000余人齐聚祖地,畅叙客属情谊,共谋祖地发展。 图为8000余名海内外客属乡亲齐聚石壁客家祖地。黄艳 摄 图为海内外客属乡亲代表上香。黄艳 摄   升祭旗、敬献花篮、行上香礼、行奠帛礼、行奠酒礼、恭颂祭文……隆重的祭祀仪式依次展开,在诵读祖训、乐舞告祭、祈福发...

跨越海峡 65岁台胞回福建东山寻亲祭祖

中新网福建东山10月25日电 (朱春燕 陈曦)“终于回到东山,终于见到亲人们了。”近日,65岁台胞李吉安带着父亲的遗愿回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终于和亲人们相认。虽然此前与亲人素未谋面,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消融了陌生感,跨越两代人的寻亲,最终实现了团圆。   9月12日,东山县委台港澳办接漳州市委台港澳办转国台办协助通知,65岁台胞李吉安想要寻找在大陆的亲人。...

得知航班上有88岁台湾老兵 乘组临时改了广播词

“阿公,常来坐我们的飞机 我们一起回山东” 日前,88岁台湾老兵高秉涵 结束为期5天的寻根祭祖之旅 乘坐山东航空航班从菏泽飞往厦门 全体机组人员向他致敬↓↓↓ 本月,山东菏泽籍的台湾老兵高秉涵 带着同乡老战友的骨灰 回到菏泽 高秉涵看着家乡建设越来越好 不禁感慨: “流浪的...

国台办介绍各地祭祖交流活动情况 期待更多台湾乡亲来大陆寻根祭祖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     海峡之声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各地组织了不少祭祖交流活动。请介绍有关情况。   朱凤莲:慎终追远,敬祖爱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热情欢迎台湾乡亲来大陆找自家的祖地祠堂,看自家的族谱,寻根祭祖,认祖归宗。6月3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组织上百名师生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