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更丰富
今年元旦假期,后浦社格外热闹。
美食档口飘出热腾腾的香气,耳边传来悠扬的小提琴声,时而飘下的“雪花”让后浦也有了冬季的浪漫……去年12月28日到今年1月7日,后浦社举办了HOPE台湾夜市,每天都有46个台湾美食摊位出摊,摊主均来自台湾。在这里可以一次品尝到数十款地道的台湾风味小吃、甜品和饮品,吸引2.5万人次。在去年12月28日的“青春在‘鹭’上·两岸青年Party”晚会上,约200名两岸青年在这里齐聚一堂,精彩的歌唱表演、小提琴演出、热舞唱跳点燃了城中村的夜晚。
后浦社举办HOPE台湾夜市,市民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台湾美食。(本组图/湖里街道 提供)
后浦社区关注“一老一少”普惠服务。图为来自台湾的老师给城中村的孩子们免费上课。
后浦社启动城中村综合治理改造后,村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不仅要引入台湾夜市,还将打造两岸文创文旅创新创业企业集群基地,鼓励台商、台青来此创业发展,推动两岸青年生产生活融合。
如何盘活村庄各类资源,打造特色产业业态,后浦率先交出亮眼答卷。在去年湖里区召开的城市更新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招商推介大会上,后浦社城中村更新作为重点项目被推介,率先探索城中村夜经济发展模式、统一收银模式,目前已有台青创客家、福信等企业意向对接。除了业态提升、产业融合,后浦社也不忘留住传统文化之根。接下来,后浦将加快推进后浦村史馆建设,对后浦社的陈汉镇宅、拱庚堂等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利用,保留民俗风情,挖掘后浦历史文化,更好地留住乡愁。
管理更智慧
“每栋楼基本上都装上了人脸识别门禁,听说这套系统在很多小区都不一定有呢!”提到村子的变化,居民老陈语气里略带骄傲。
为了增强居民安全感,去年来,后浦社加强了门禁安全管控,截至目前已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96套,基本实现了社区全覆盖,人员和安全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后浦针对综合整治重难点问题,构建城中村“X+N+1”智慧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城中村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同时,依托湖里区“城市大脑”的数据赋能,后浦进一步完善了五类数据库建设,形成“数据共享、上下贯通、部门联动、智能预警、分析研判”为一体的公共安全治理智慧体系。
在此基础上,后浦持续深化智慧治理。在“湖里近邻”微信小程序上,涵盖房屋租赁、停车缴费、社区服务等功能事项,还能提供文体活动、招聘服务、共享空间预约等便民服务。截至目前,服务共计触达居民33.3万次。
不仅如此,“湖里近邻”小程序还结合本地居民的需求,提供线上购物及预约服务,截至去年12月29日,“湖里近邻”小程序便捷云商城累计整合后浦商家服务点位91家、上架商家21家,共上传商品180件,涉及便民服务、菜场商超、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等多样化品类,居民在指端就能下单家门口的美食和商品。(来源: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 陆晓凤 通讯员 邓美雄 万洁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