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乡村蝶变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曾艺轩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桐梓社区整治后旧貌换新颜

  台海网1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通讯员 胡胜福)2023年以来,翔安区委乡村振兴办持续加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力度,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着力点、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出发点、以村民致富增收为根本点,大力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试点示范村及动线打造、村庄清洁整治行动等多项乡村振兴工作,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相得益彰。

  今天,海峡导报“年终问政”带着市民们所关心的问题,走进翔安区委乡村振兴办。 

做好“土特产”文章 串联生成5条乡村振兴动线

  问:近年来,翔安区农旅结合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给村民带来实惠和希望。翔安区委乡村振兴办是如何深度推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实现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的?

  答: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用好“土”资源,才能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翔安区围绕“山、海、田、厝”四大圈层布局,着力打造33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并重点选取产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强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连点成线,串联生成5条乡村振兴动线,形成“吃、住、玩、购”一条龙产业链,全力推进一二三产有效融合。

  翔安区还不断优化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区拥有2个国家级“一村一品”和2个省级“一村一品”,2023年还新打造“垵山胡萝卜”市级“一村一品”。翔安的胡萝卜“产销两旺”,风靡“洋市场”,出口额超200万美元,远销14个国家和地区;大宅火龙果则是名副其实的“网红”,一年内14次上央视,种植面积1400亩,是全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从集中整治到常态保持 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翔安模式

  问:走进翔安各个村庄,总能见到平坦宽敞的村道、干净整洁的庭院、设施齐全的广场。翔安区委乡村振兴办是如何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高翔安人民幸福感的?

  答:近一年来,我们分“集中整治”和“日常保持”两个阶段,在全区30个行政村开展“房前屋后”整治提升,创新形成“1312”工作机制、“一线工作法”“脚步丈量工作法”“集中攻坚法”;制定“三自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整治内容和“六必整、七必清、八必拆”整治清单;总结生成变“单兵行动”为“联合作战”、变“蜻蜓点水”为“深耕细作”、变“临时突击”为“久久为功”的“三变三为”工作法,打造了从集中整治到常态保持的全链条人居环境整治翔安模式,翔安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整治成效显著。

  我们还以乡村治理为抓手,出台“和美家园”积分制、“三和四美”负面清单制,设立“红黑榜”。村民可通过对房前屋后卫生、乡风文明等的考评赋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相应日常生活用品。此举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

用好用活闲置资源为集体经济薄弱村争取项目资金

  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为提升薄弱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翔安区是如何“造血”的?

  答:翔安区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寻村民增收致富新路径。2023年7月,我们提出了《提升翔安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方案》,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供了方法和路径。首先是用好用活闲置资源。利用公开招标发包、租赁等形式,积极盘活学校等闲置场地和果林地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我们还通过政企合作,推动厦门农商银行成功落地9笔“福村贷”,为9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争取到项目资金,并与翔发集团、投资集团、市政集团等三家区属国企开展项目合作,获取项目收益分红;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市“四好”商会作用,组织6家市“四好”商会与6个薄弱村进行结对帮扶,大力推动“党建富民强村”工程,2023年实现30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0万元的目标,为村集体经济“造血”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关新闻
2023年度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公布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整镇推进试点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名单于日前公布,泉港区界山镇等20个乡镇入选。 根据《2023年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考评方案》等文件要求,我市从30个创建乡镇中评选出年度20个“五好”乡镇,按照“五好”创建新目标,即富民产业发展好、建设品质提升好、优...

握紧乡村振兴接力棒:7年坚守,一朵灰树花铺就致富路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雷公山脚下,48个菌菇种植大棚沿山间错落排开,一眼望不到尽头。7年前,浙江人吴斯敏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带着父辈传下来的种菌手艺来到贵州。次年,全国保险行业内首个免息免担保的产业扶贫模式“平安扶贫保”落地,吴斯敏创立的万隆公司成为首个落地企业。 “我们当时来到台江县,开着车满山跑了一星期,把整个县跑遍了,就想找到最适合种灰...

翔安新圩镇36亩红果丹橘喜迎丰收

台海网1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通讯员 张琳 叶晓菲)导报记者日前获悉,翔安新圩镇一家果蔬合作社的36亩红果丹橘成熟、迎来丰收,成为市民游客享“眼福”、饱“口福”的好去处。   据了解,红果丹橘是厦门柑橘类的新品种,由翔安区金镭果蔬专业合作社于2022年从湖北农科...

厦门翔安区最大综合性公园拟今年建成开放,总用地面积约34公顷

新的一年,对翔安老百姓来说,有一个关于公园的新期待——翔安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翔安中心公园拟于今年建成开放。   近日,晨报记者走进正在建设的翔安中心公园。该项目位于翔安南路与翔安大道交叉口东北侧,定位为综合公园,选址在厦门十大生态廊道西岩山——香山绿廊内,是新店片区(老城)南连翔安南部新城、西接未来市级东部中心的重要纽带,承载着重要城市生态...

厦门村落知多少?“乡村振兴100问”编制印发

厦门市有多少个村庄?其中有几个传统村落?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日前,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等,梳理乡村振兴各环节常用的相关政策要点,编制形成《厦门市乡村振兴100问》(以下简称《100问》)。   根据《100问》,截至2022年8月,厦门全市共有行政村316个、自然村1381个。   全市有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