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
关键之年
推动高质量发展
更聚力 争创综改先行区
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湖里区将迈出更大步伐——全力提升五通码头口岸配套和服务保障水平,建强“缘聚湖里”台胞服务中心;加强两岸产业对接融合、时尚创意产业合作,打造两岸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培育特色品牌。
聚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激活区域发展新活力。落实《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湖里区)发展规划》。将邮轮母港片区打造为国际航运中心要素集聚区。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争取更多服务二产项目落地,积极发展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推动文体旅商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湖里区将以五缘湾涉海资源利用管理服务机制为抓手,整体谋划打造沉浸式旅游度假区,加快商圈成链开发,促进消费持续扩大、提档升级。
更创新 打造新型工业示范区
聚焦“金砖+”产业,湖里区将加快金砖创新基地总部区、金砖数字工业智谷、金砖TOD建设,推动通用技术中国车辆出口、金砖科创基金等项目落地运营,一体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增强科创引领,湖里区将深化与嘉庚创新实验室湖里加速器合作,力促圣元绿能氢能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形成新质生产力;健全“四级”培育体系,力争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6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
强化数字赋能,湖里区将重点推动电子及器件、航空维修、服装食品等三大行业第一批44家企业成为试点,打造一批“灯塔工厂”“5G工厂”“智能工厂”;加快工信部“数字工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投入实质运营。
锚定高端制造,湖里区将制定出台推进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和保障措施,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区属工业全年增长10%以上。精准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等高端制造项目,加快构建高能级、新型工业化体系。
统筹空间要素,湖里区将推动荣佳等试点项目尽快盘活空间;加快推进金砖数字工业智谷、忠仑科创园等新型产业园区建设;配合谋划机场北片区未来规划,打造具国际贸易中心、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功能布局的海峡科研创新枢纽。
筑牢人才高地,湖里区将支持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厦门保护中心,发展“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新型研发形态;落实毕业生拓岗“10大专项行动”;推动国有企业整合城中村、村集体公寓等房源,解决人才住房问题。
更活力 构建有效投资热力区
以财政保障“硬实力”,湖里区将完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市场化运作,构建以产业金融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重点税源监测机制,加快培育壮大新增税源。
以招商引资“强支撑”,湖里区将持续优化招商体系,强化链主招商、链企引商,力促普德赋等94个促对接项目,利亚德等64个促落地项目,桑若光伏、视源科技等98个促运营项目早见效。
用项目拉动“加速度”,湖里区将优化“七办联动”等机制,滚动11类项目清单,形成2000亿元以上项目策划盘子;力促SM四期等90个项目加快建设,弘爱康复健管中心等97个项目早日开工,争取蔡塘成片开发等89个项目前期进度再压缩10%。
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扩大政策激励“虹吸力”。湖里区将加快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措施,并计划出台或修订惠企政策12个,预安排企业扶持资金13亿元。探索建设首贷续贷、企业国际合作、应用场景创新等3个服务中心,优化“2+2+N”企业服务体系,升级“e政务”等便民应用。
更温暖 营造幸福样板城区
教育均衡再提质,湖里区将全力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加快嘉福学校等6个项目策划、钟宅民族学校等10个项目建设。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公民办结对,将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摆在更突出位置,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加快形成更加公平、更加均衡的区域教育新格局。
普惠服务再优化,湖里区将推动高金林社区卫生服务站等6个项目前期工作、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建设;加强养老、托育等基础民生功能复合利用;新增天地禾缘幼儿园等11所托育一体化试点园。助力我市持续争创国家双拥模范城。
共同富裕再夯实,湖里区将加快坂尚等3个社区发展项目建设,湖边等5个社区发展项目前期进度;定制工业用途村集体发展用地“一企一策”;推进美仑花园二期等17个安置房项目建设,竣工坂美花园等7个安置房项目,启动下忠等6个安置房项目返迁;着力加快闽宁产业园开发及招商,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及省内山海协作。
城区品质再升级,湖里区将加快推动五缘体育中心、湖里市民中心项目;加快第二轮33处不可移动文物集中修缮,提速枋湖、坂美民俗文化园改造;推进40个全民健身场地、12个口袋公园建设,持续完善慢行系统。
更舒适 筑就宜居品质城区
推动重点片区建设,湖里区将加快湖边水库东商住组团等成片开发项目进度,推动10宗经营性用地出让;发挥自贸区、东渡港区等区位优势,谋划东渡港区北片区发展规划,推动中部村里、浦园、后坑等三大片区开发。
加强城区精细化管理,湖里区将稳步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深化“五社联动”,加强基层服务队伍建设;深化“大城管”工作格局,完善“360”“两违”全周期管控机制;打造更多精细化管理样板街,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绘就绿水青山生态,湖里区将认真落实“四个一”机制,巩固扩大生态优势,积极配合“两山”市级创建工作,开展全国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推进生态产品总值规模不断扩大。
深化平安建设工作,湖里区将深入开展“四门四访”,打造“家门口”诉求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加快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三合一”场所硬隔离实体墙建设,改造提升城中村燃气和消防设施,提高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