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海沧首个平移文物保护项目:番仔楼即将开启66米平移旋转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午间新闻广场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天下午,海沧后井村后井社121号的番仔楼,将开启一场“乾坤大挪移”,这是海沧区首个平移的文物保护项目。目前,平移修缮准备情况如何,我们连线正在现场采访的记者杨弘。

记者 杨弘:我现在就在海沧区后井村后井社121号,我身后这座两层高的建筑,就是接下来要平移修缮的番仔楼。我在现场看到,番仔楼建筑整体已经被架设平移轨道之上,楼体已经用脚手架进行结构加固,施工方工作人员告诉我说,加固是为了保证番仔楼在平移过程中受力结构平衡不受损。那怎么进行平移修缮加固呢?我们现在也邀请到了待建方单位的负责人为我们做介绍。

海沧区后井村番仔楼平移修缮工程代建单位项目经理 张燕斌:番仔楼平移分为两大关键环节,一是文物整体加固,决定了平移是否顺利安全重要环节,二是平移阶段,采用相对传统方式也是最平稳最安全的,上下轨道梁中间用滚轴,后方用5台液压系统设备同时推进,沿着5条轨道方向平稳前进。在把番仔楼平移旋转到距离原址大约68米至新址,这也是海沧区全区最大规模整体平移旋转的建筑文物保护工程。

记者 杨弘: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好奇,为什么要对这栋番仔楼进行平移修缮保护呢?

海沧区后井村番仔楼平移修缮工程代建单位项目经理 张燕斌:后井番仔楼文物位于海沧区港口重要快速通道沧江路中间,急需将番仔楼平移出沧江路,保留文物价值的同时让沧江路顺利通行。

记者 杨弘:谢谢张经理的介绍,我这边也补充说明一下,番仔楼,是海沧区不可移动文物,建设于民国时期,番仔楼展现的是闽南侨胞下南洋、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所以,这次后井番仔楼平移修缮工程,不仅代表是海沧区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的进一步突破,同时也是对海沧历史文化根脉的传承保护。

 来源: 午间新闻广场

相关新闻
泉州传统村落之晋江梧林:闽南古建筑讲述南洋华侨史

行走在梧林的石板路上,经过的每幢闽南古厝、番仔楼、洋楼都有一个华侨的故事。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台海网8月29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如果不是听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喧嚣的晋江市区,还隐藏着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传统村落——梧林。 沿着晋江新塘街道的东西三路拐进梧林大道就...

侨乡泉州“番仔楼”化身乡愁记忆馆

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龙苍村坐落有30多幢“番仔楼”。 苏国贤 摄   中新网泉州8月12日电 在中国著名侨乡福建泉州,“番仔楼”作为承载当地华侨的特别存在,几乎遍布泉州每一个县(市、区)乃至乡镇、街道。   素有“十户八九侨”之称的龙苍村,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面...

漳州:风雨凌烟“番仔楼” 见证家族的海上丝绸史

位于漳州台商区的曾氏“番仔楼”。 (张志坚 摄)   一座“番仔楼”,见证了一个家族的海上丝绸史。   在闽南侨乡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种集传统红砖白墙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特色于一体的洋楼,被称为“番仔楼”。“番仔”是家乡人对漂洋过海到南洋生活的华侨的称谓,语气中隐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