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街坊四邻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
她是乡亲们口中真情无私的人
她用善良和孝心为长辈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她更是年迈婆婆的好儿媳
几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
无微不至照料年迈卧床的婆婆
她就是田头村洋坑村的陈秀琴
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是做人的本分
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悉心照料卧床婆婆数载
陈秀琴今年已73岁,从小就孝敬父母,尽管婚后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大家子和婆婆住在一起,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婆婆康健时,陈秀琴总是把婆婆照顾的特别好,从来没有让亲人在赡养婆婆的事情上操过心。随着婆婆年龄增长,身体愈发差,最终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陈秀琴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有时候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把老人的一日三餐照顾得无微不致,为她擦洗身体,处理大小便;她总是尽量满足老人的任何需求,从来不嫌麻烦,为了防止常年卧床的婆婆生褥疮,她每天要帮婆婆多翻几次身、按摩。
同住50多年没“红过脸”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陈秀琴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陈秀琴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婆婆面前表现出来;村老年协会经常组织老年人出去旅游、观光,她也总放心不下婆婆而放弃出行。
有时候婆婆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但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哄老人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婆婆,现在婆婆已98岁高龄去世,是田头村最年长的老人。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料98岁高齡老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婆婆卧床7年,确是难能可贵。陈秀琴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成为晚辈榜样传递孝道
陈秀琴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年迈老去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好好孝敬长辈,将来我的儿女也会孝敬我。”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言辞,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就能发扬光大。
来源:文明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