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陈秀琴 | 悉心照料卧床婆婆十年,身体力行传递孝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她为街坊四邻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

她是乡亲们口中真情无私的人

她用善良和孝心为长辈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她更是年迈婆婆的好儿媳

几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

无微不至照料年迈卧床的婆婆

她就是田头村洋坑村的陈秀琴

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是做人的本分

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悉心照料卧床婆婆数载

陈秀琴今年已73岁,从小就孝敬父母,尽管婚后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大家子和婆婆住在一起,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婆婆康健时,陈秀琴总是把婆婆照顾的特别好,从来没有让亲人在赡养婆婆的事情上操过心。随着婆婆年龄增长,身体愈发差,最终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陈秀琴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有时候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把老人的一日三餐照顾得无微不致,为她擦洗身体,处理大小便;她总是尽量满足老人的任何需求,从来不嫌麻烦,为了防止常年卧床的婆婆生褥疮,她每天要帮婆婆多翻几次身、按摩。

同住50多年没“红过脸”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陈秀琴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陈秀琴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婆婆面前表现出来;村老年协会经常组织老年人出去旅游、观光,她也总放心不下婆婆而放弃出行。

有时候婆婆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但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哄老人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婆婆,现在婆婆已98岁高龄去世,是田头村最年长的老人。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料98岁高齡老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婆婆卧床7年,确是难能可贵。陈秀琴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成为晚辈榜样传递孝道

陈秀琴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年迈老去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好好孝敬长辈,将来我的儿女也会孝敬我。”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言辞,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就能发扬光大。

来源:文明集美

相关新闻
“福建好人”走进高墙讲述孝道故事

台海网5月1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郑炜 通讯员 郑素描 吴益平)讲述孝道故事,品尝薄饼滋味。5月10日上午,厦门监狱第四监区开展了“非遗文化励改造·狱园飘香敦孝行”亲情帮教活动。活动邀请了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入选省级好人榜、厦门市道德模范吴招治深入监区,进行孝道文明宣讲。第四监区服刑人员及帮教家属约300人参加活动。

爱心厦门|5年悉心照顾卧床公公 获家族所有人认可

■周石照顾公公特别细心。   台海网9月1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家住集美区杏林街道金銮湾小区的周石,自从公公中风后,5年来她没有出过远门,公公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也要一口一口地喂。老人有时候手会乱舞,有一次恰好打在周石的眼部,半边脸很快肿了起来……但她没有一句怨言...

爱心厦门|兄妹两家齐心照顾瘫痪母亲七年

周鹭明和妹妹周鹭丹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   台海网4月20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一听到母亲发出哼哼的声音,正在客厅忙碌的周鹭明连忙放下手中的事,进房间为母亲翻身。周鹭明的母亲今年77岁,自从7年前摔倒导致盆骨骨折后,便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周鹭明和妹妹周鹭丹放下自己...

从未婚小伙到二胎爸爸,这位厦门郎用12年创造“奇迹”

从20多岁的未婚小伙   到年近4旬的二孩爸爸   东孚街道寨后村的阮水川   12年来   和家人们一起照顾瘫痪母亲   创造出幸福的“奇迹”!      一、   “12年了,连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   2009年,阮水川的母亲被确诊为小脑萎缩。那时,49岁的母亲病情恶化得很...

爱心厦门|半路夫妻孝行感人 赡养患病“前婆婆”十年

集美区后溪镇前进村村民 ◆纪惠娇照顾患病“前婆婆”   台海网1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庚子年的冬天,纪惠娇的婆婆“走了”,不再有病痛。   11年前,前夫在车祸中丧生后,纪惠娇和再婚的现任丈夫吴绍剑,一如既往,甚至更加用心地照料前夫的爷爷和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