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水映春晖 漾起思明发展生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曾宇姗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上李水库


▲东坪山水库及周边绿植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文 沈威/图 通讯员 蔡振鸿)俯瞰,筼筜湖的一汪碧水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是鹭岛最动人的眸子;近看,上李水库满目青翠,水生植物在微风中摇曳荡漾;走过,环湖步道、健康步道上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尽享水清岸绿、鹭鸟翩跹的怡人风景。

  思明的这份美,源于天然造化,成于生态治理,精于绣花功夫。围绕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水清、湖净的目标,思明区持之以恒改善水环境质量,多措并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河(湖)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湖库水质稳步提升,污水治理有效推进,筼筜湖入选福建省首批河湖文化遗产名单,并上榜2022年福建省幸福河湖10个优秀案例。

  生态的高颜值,正在转化为发展的高质量,澎湃的“绿色动能”焕发出生机,创造着思明人的幸福生活。

1典范

筼筜湖区水体环境日渐提升

  “水质明显改善,不再像以前一样发出臭味,周边环境越来越美了。”这是如今筼筜湖周边居民共同的感受。碧波荡漾的湖面,鸥鹭翔集振翅低飞,红树林连片成带,经过30多年改造的筼筜湖已成为厦门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近年来,筼筜湖流域先后实施污水截排、湖区清淤等工程,及红树林再植、白鹭自然保护区建设、水生态稳定调控等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提升了湖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生物多样性水平。一项生态调查显示:截至目前,筼筜湖区累计发现游泳生物63种、浮游植物123种、浮游动物73种、底栖生物14种、鸟类95种、红树植物9种,并发现小型鲨鱼、海龟、中华鲎等多种珍稀保护生物,湖区水体生态稳定性逐步提升。

  筼筜湖保护中心水质管理员陈清福见证了筼筜湖的嬗变。他告诉导报记者:“正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综合治理与科学施策,保证了筼筜湖历次整治工程的连续性与针对性,才让湖区生态环境逐年好转。”随着思明区全面实施河湖长制,陈清福的日常工作也更加多元,不仅要及时进行水环境巡查、水质监测、水环境生态保护及科普宣传等,还需配合区河长办等部门开展陆源性的污染源监管等工作,共同推动流域治理提升。就在今年2月,陈清福被评选为厦门市第二届“十佳最美基层河湖卫士”。

2共治 全民保护河湖的氛围愈发浓厚

  仲春的厦门草长莺飞,在筼筜湖畔,湖长带领志愿者们巡湖、治湖、护湖的身影随处可见,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文明画卷。

  73岁的陈新加自2018年起担任筼筜湖的巡查员,每天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到湖区巡查,穿着蓝马甲风里来雨里去,从不间断。陈新加负责的区域是西堤水闸到南5号排放口。岸线有无违章搭盖、水质是否有变化、水面有无大量漂浮物等,都是他的职责范围。一旦发现问题,他就要第一时间拍照和上传工作群,向区河长办汇报,向筼筜湖保护中心反映。

  除了日常巡查,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执法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区河长办联合城管、街道、市政等多部门共同做好筼筜湖流域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区城管局结合日常市容工作持续开展巡查执法,对筼筜湖流域周边、17号和18号排洪沟沿线进行重点巡查,排查周边餐饮店排污、占道经营、堆杂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查偷倒生活垃圾入湖的违法行为。据统计,2022年思明区共纠正筼筜湖区天天渔港周边占道经营62起,18号排洪沟周边占道经营3起,雨、污混排2起及未按规定进行油、水分离14起,并对重点路段涉及餐饮污水排放的25家商家进行立案处罚。

  以“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治”,同时推动湖库巡查员、志愿者、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民关爱河湖、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氛围已在思明区形成。

3改造 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强污水源头治理

  今年1月,位于咖啡一条街一侧筼筜湖畔的北0号截流闸门站完成了一次阶段性飞跃——成为厦门市首批打开的排洪渠闸口。这意味着,该片区排水管网的水排入筼筜湖之前,不再需要通过截流站将污水截流。

  喜人的成效离不开思明区污水“两高”建设正本清源项目的有力实施。2022年,思明区累计完成1367个建筑小区和334条道路施工图设计工作,进场施工841个建筑小区和170条道路,累计完成23.356平方公里正本清源改造,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经过雨污分流改造后的小区,排水管网得到补强,漏水、混流等问题得以解决,居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污水“两高”建设筼筜湖南岸项目负责人何搏飏介绍,北0号排洪渠的成果为全市排洪口开闸提供了示范性经验,也增加了思明区正本清源改造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今年将重点推进市政道路的查缺补漏和改造工作,同时继续推进筼筜湖排口的打开任务。

  为最大程度保障正本清源改造效果,思明区还启动了“四池”(即隔油池、沉淀池、过滤池、化粪池等污水预处理设施)设置工作,让污水治理力度从微处增强。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对辖内商户进行摸排,全面调查排水户“四池”设置信息;建立油水分离设施安装维护及废油脂收集、运输服务企业名录,畅通供求信息渠道,提供给有需求的餐饮排水户作为参考。根据调查结果,思明区稳步推进后续批次排水户“四池”设置,多部门联合督促未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整改的排水户整改到位,对违反排水许可规定的排水户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处以罚款。

4管养 聚焦重点形成湖库日常管护机制

  走进“城市绿肺”东坪山,从前违法搭盖在水库旁的建筑、藏在丛林中的鸡舍鸭棚不见踪影,满眼尽是水与林的美。这背后,是思明区从未停下东坪山生态敏感区域整治工作的步伐,将河湖长制工作与日常执法相结合,不断加强水库周边乱象整治的作为。

  东坪山水库旁常态化开展巡查执法,2022年累计拆除东山水库、东坪山水库周边违建16处,面积约2197平方米。针对水库周边的施工监管,则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好喷淋、围挡、覆盖防尘网等措施,有效巩固湖库管护成效。

  在思明区河(湖)长制工作中,东坪山仅是一个缩影。据了解,思明区河(湖)长制共涉及东山水库、东坪山水库、塔头水库、东宅坑水库4座小型水库(山塘)及演武池、芙蓉湖、中山公园等8个小微水体的管护;与此同时,配合市直部门开展上李水库、筼筜湖巡查管护及源头治理等工作。去年,全区累计开展湖库巡查4200余人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84个。上李水库、区属4座小型水库(山塘)和8个小微水体水质均达到地表水评价标准V类水以上水平。演武池的整治也顺利完成。

  一系列聚焦重点落实的长效机制推动思明区河(湖)长制从有效管控走向全面治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常在,田园相依、百姓安居常在,共同守护“清新的蓝”“怡人的绿”。

相关新闻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碧水胜景 水美湖里活力幸福

◆水清岸绿宜居宜业的五缘湾张金焱摄 ▲江头公园天地湖一隅 林艳静 摄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 朱海鑫 通讯员 王荣宇)宜居宜业的五缘湾、水清岸绿的湖边水库、鸟语花香的埭辽湖、亲民生态的新丰湖……一处处的水域环境生态胜景,就在湖里市民的身边。   过去一...

水美集美 共建诗意生态家园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舒远 康泽辉/文 沈威/图)这是它们的新名片。   杏林湾水库——省级水利风景区;许溪——省级美丽河湖;集美区——省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区。   这些新名片的背后,折射的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集美区,过去一年的“治水”成...

厦门“最美基层河湖卫士”揭晓

共建幸福河湖,同享水美厦门。今天,是厦门第2个“河湖长日”。有人说,拥湖环海的厦门是水做的。用闽南话来讲:厦门“真水”!厦门之“水”,既源自天然,更重在治理。以“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治”,从政府治水转向全民共治,让水清起来、动起来、留下来。河畅、水清、岸绿、景...

厦门思明区:老年大学开进社区

春到厦门。3月22日一早,一堂有关“春色”的国画书法课在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瑞景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进行。   “大家注意一下,桃花一共5片花瓣,先画花瓣再画叶子。”来自厦门老年大学的国画书法老师叶火全一边演示,一边给“银发族”学员们讲解绘画要点。在他周围,学员...

客人离开,半锅鹅还冒着热气!思明两餐饮店未引导合理点餐被警告

台海网3月2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弥 陈茂帝 朱英华)近日,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对两家存在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等违法行为的餐厅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筼筜所根据日常监管及网络巡查掌握线索,对位于金桥路的某小吃店进行现场检查。经查,涉事经营者在餐饮外卖平台开设“寿司日式便当店”,店铺首页展示的“感恩寿司套餐”等3种套餐,虽显示了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