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三水”联治 碧水润泽业翔民安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曾艺轩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整治后的翔安怀远湖,碧波清澈


▲翔安九溪流域美如世外桃源


▲民间河长力量巡河


▲高校学生当起志愿者,参与翔安河湖治理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陈捷 通讯员 罗瑞莲 叶晓菲 /文 翔安区供图)湖光潋滟,鸟栖人欢。来到位于翔安区澳头社区的怀远湖,一幅碧水绿洲的生态画面徐徐展开。这里,是翔安区大力整治小微水体的范本和缩影,也是翔安区不断扎实推进区河湖长制工作的生动实践。

  积极探索,求新求变。一直以来,翔安区的河湖长制工作都坚持立足翔安实际、持续创新融合,不断提高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积极推动河湖长制从有效管控走向全面治理,努力建设健康美丽幸福河湖,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为高颜值厦门建设贡献翔安力量。

  今天是厦门“河湖长日”,让我们来看看河湖治理的“翔安模式”。

1截污控源

全区水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

  在深化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中,翔安区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各级河湖长管河、治河责任。去年以来,区河长办共组织区、镇两级河长开展巡河400多次,协调解决涉水环境问题超50个,各镇(街)巡河率达到95%以上。翔安区还建立跨区协作机制,与同安区协作开展东溪流域治理,积极解决流域跨区污染问题。

  在“截污控源”方面,翔安区通过大力实施正本清源,完成4.22平方公里溯源排查和改造任务。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区还按照污水治理“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的思路,对标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治理”要求,在全省率先推行“三管截污、分户验收”的翔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了污水“收集难”问题。

  同时,翔安区还首创“三水联治”治理模式,通过实施污水“三环”共治,微水“星级”分治,再生水“回用”返治的“三水联治”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让全区流域水环境实现流域水质明显提升、环境同步提升、污染源数量明显下降、河道缺水难题有效缓解。

  此外,翔安区还以项目治理为抓手,推动问题整改。全区实施莲溪流域周边村庄生活污水雨污分流治理提升工程,策划生成蔡塘、溪边后等一批农村污水处理站提标扩容改造工程及内田水质净化厂至九溪生态补水项目,增设蔡宅、中创新航片区、下沙溪3座装配式污水处理站等。2022年,翔安辖区内15个水环境功能区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标准,达标率100%,流域水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

  人民群众既是河湖资源的使用者,也是河湖治理的参与者,河湖治理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翔安整合起各方力量,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河湖管理保护,共聘任9名人大代表河长、7名政协委员河长及企业河长、12名“河道警长”等参与河湖长制工作监督、参谋与指导。

2生态补水

水质提升缓解缺水难题

  翔安水资源相对匮乏,而缺水之地往往需要更认真地探索节水之道。对此,翔安区分类施策、精准施策,让每滴水都发挥出最大效益,通过生态补水结合综合治理项目,增强水体流动性和河道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目前,翔安区已完成银鹭污水厂尾水利用工程、内田溪及内垵溪生态补水工程、怀远湖补水工程项目、张埭桥水库临时生态补水工程这四项补水工程。

  导报记者了解到,开展补水工作前,翔安区九溪、东溪流域考核断面水质基本处于劣Ⅴ类;补水工作开展后,继2021年翔安辖区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2022年翔安15处考核断面平均水质均达到考核标准,达标率100%,巩固流域水环境治理成效。相比补水前,水质大幅度提升:怀远湖水质补水工程实施后,水质迅速由接近“黑臭”提升并稳定在Ⅲ类;张埭桥水库在补水工程实施后,水质达标,水环境大幅度提升。

  通过将污水净化处理,翔安区有效提升了中水质量,最大限度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保障辖区农业灌溉,缓解辖区旱季缺水窘境,保障溪流生态需水量,维持溪流形态、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体现了再生价值。今年,翔安区还准备实施内田水质净化厂至九溪补水工程,该项目计划于9月底前竣工。补水完成后,可有效补充和保障河道生态流量,缓解河流生态与农业生产的矛盾。

典型案例

首创“三水联治”

再现水清岸绿景美

  “大宅三口塘”位于香山街道大宅村,是翔安区小微水体治理的典型代表案例。整治前,这里三座水塘的景观环境存在淤泥堆积、蚊虫滋生、杂草蔓延等现象。为解决池塘水环境问题,相关部门通过“三水联治”治理模式,让这里拥有了干净清澈的水体。

  治理工作中,翔安区运用在全省首创的“三水联治”治理模式,即污水“三环”共治,微水“星级”分治,中水“回用”返治。首先,翔安区在源头实行雨污分流改造,解决污水入塘问题,通过三管截污(一根连到厨房,一根连到化粪池,一根连到洗衣池,三个排放区的污水最后统一汇总到屋外的污水井)实现全收集 、分户验收精细化管理;其次,同步开展的水塘内源治理工作,则通过曝气增氧、种植绿植净化,增加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改善水塘的水质;第三,同时依靠大宅背后香山的山水雨水,对水塘进行自然补水,旱季时则通过村庄西侧的九溪,对水塘进行人工补水。

  经过治理,当地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景象,极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的三口塘,两边民宿环绕,背靠着山、面向着果园,形成大宅“山-水-厝-园”交错的独特风光。

相关新闻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全民治水 绘银城碧水新画卷

◆东西溪母亲河获评全市最幸福河流 ▲埭头溪流域新建11公里绿道,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炜 通讯员 杨心亮 刘瑞国 夏海滨 文/图)3月的同安,一群群白鹭犹如白衣仙子,频频光临。它们在东西溪翻飞嬉戏,在埭头溪翩翩起舞,在官浔溪跳起“空中芭蕾...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清澈的爱 水润海沧只此“清”绿

◆新阳主排洪渠宛如一匹绿色锦缎 ▲过芸溪岸绿水美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 通讯员 伍岳树)走进海沧过芸溪、溪头水库、新阳主排洪渠、海沧湖等河湖,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在厦门市主要河流生态健康指数评价和幸福指数评价中,...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碧水胜景 水美湖里活力幸福

◆水清岸绿宜居宜业的五缘湾张金焱摄 ▲江头公园天地湖一隅 林艳静 摄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 朱海鑫 通讯员 王荣宇)宜居宜业的五缘湾、水清岸绿的湖边水库、鸟语花香的埭辽湖、亲民生态的新丰湖……一处处的水域环境生态胜景,就在湖里市民的身边。   过去一...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水映春晖 漾起思明发展生机

上李水库 ▲东坪山水库及周边绿植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文 沈威/图 通讯员 蔡振鸿)俯瞰,筼筜湖的一汪碧水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是鹭岛最动人的眸子;近看,上李水库满目青翠,水生植物在微风中摇曳荡漾;走过,环湖步道、健康步道上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尽...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水美集美 共建诗意生态家园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舒远 康泽辉/文 沈威/图)这是它们的新名片。   杏林湾水库——省级水利风景区;许溪——省级美丽河湖;集美区——省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区。   这些新名片的背后,折射的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集美区,过去一年的“治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