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殿前街道举行无人机巡防队授旗仪式,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随着操作人员的指令,一架无人机从专用停机坪快速起飞并平稳地飞向预定方位。(记者 林铭鸿 摄)
殿前街道无人机巡防队昨日正式投入使用。
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成立至今,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殿前街道创新成立“995”海上义务救援队,打造安全型海防。
空中救援
无人机巡防队:
共有8位经过专门培训的队员,并配有大、中、小三架无人机。旨在构建全方位信息化、智能化的岸线巡查、森林监测和应急处突体系。
海上救援
“995”
海上义务救援队:
将管理对象培养成志愿者,发挥辖区青年渔船民近岸水域熟、专业强的优势,定人定船不定期对辖区海域进行义务巡护,从“要我防”转为“我要防”。
陆地救援
义务消防队:
队伍设立3个消防工作室,日常担负综治、消防巡查,遇有事故、灾情担负应急抢险救援任务。
队伍集合完毕,正式授旗投用!昨天,湖里区殿前街道举行无人机巡防队授旗仪式,标志着这支由三架无人机担当“主力军”的高科技巡防队伍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该街道建设“海陆空”立体化、多层次安全防范体系的一支新生力量。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的“鹭岛门户”,殿前街道既是进出厦门岛的“门钥”所在,也是陆、海、空立体交通重地。在交通便捷、商贾云集的同时,这里也有着岛内最大的“村改居”社区高殿社区,人口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因此近年来,殿前街道注重深入探索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确定数字化治理规划,通过向上对接市、区级信息系统,向下赋能社区和网格,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此次无人机巡防队的投入使用,是该街道以智慧大脑之智,促基层治理之治的又一例证,将助力守牢各领域安全底线,提升辖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殿前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达达表示,殿前街道无人机巡防队发挥空巡视角广、速度快、角度灵活等优点,配合助力街面义务消防队、海域“995”救援队巡查互为补充,织密巡防网络、消除巡查盲区,全面构建“陆海空”一体化巡防体系,进一步提高街道应急防控工作高效化、精准化、全域化、智能化。
翱翔天际
为突发情况开辟空中视角
随着操作人员的指令,一架无人机从专用停机坪快速起飞并平稳地飞向预定方位,还可以提前设置好要求,实现自动飞行巡逻——近日,记者跟随殿前街道有关负责人来到无人机巡防队,现场观看无人机巡逻的演示。
据了解,殿前街道无人机巡防队共有8位经过专门培训的队员,并配有大、中、小三架无人机。其中,大型号无人机拥有55分钟长续航、15公里图传距离,搭载无人机数字语音广播系统、大功率云台灯、红蓝爆闪警灯、四段抛投器等模块,必要时可携带救生衣等救援物资前往指定区域执行任务;中型号无人机最长飞行时间41分钟,机身6向都具备双目视觉及近红外传感器,全方位避障,收纳体积小,方便携行;小型号无人机配备机械快门广角相机、56倍变焦相机及热成像相机,拥有45分钟续航,小巧便携,性能强大。
“三架无人机‘各司其职’组成巡防梯队与队伍巡查互为补充,旨在构建全方位信息化、智能化的岸线巡查、森林监测和应急处突体系。”殿前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边巡逻工作范围大、监管对象多,森林监测工作地形较复杂、视野盲区广,无人机机动快速的特点特别适于海上巡逻执法和森林消防巡逻。另外,无人机在出动时目标显眼、“存在感”强,能够对潜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有效震慑,提高附近群众的安全感。
目前,新成立无人机巡防队的工作主要以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任务为主,接到命令后迅速出动,判断现场情况,为其他队伍和人员提供分析决策。未来,随着队伍磨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支队伍将开展辖区海岸线及森林区域常态化巡逻,并通过接入街道指挥平台在处理海上搜救、海上执法、森林消防、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时化身“指挥中枢”,方便直接指挥、快速调度、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