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厦门市湖里区:初心如磐 谱写凤湖光辉十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泓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0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 通讯员 陈瑜瑾)一处处城区蜕变、一项项民生保障、一个个项目落地、一张张幸福笑脸,这是过去十年来,湖里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真实写照。

  十年来,湖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风雨兼程造就了这座筑梦之城,幸福之地。

  非凡十年,光辉历程,特区发祥地的华丽蝶变,真实可感的民生实惠,在赶考的征程上镌刻下奋斗的印迹,更彰显如磐的初心和坚定的决心。

  湖里区更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对湖里的殷殷嘱托,不断强化特区发祥地使命担当,不断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以更加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实现民生福祉的不断进步。

1着力创造品质生活

  在鹭岛东部,一个崭新的人文居住小区拉开序幕,1607户钟宅居民将在这里开启幸福生活——钟宅南苑安置房正式进入了交房阶段。

  小区内亭台楼榭移步易景,新中式风格典雅别致,周边更是配套齐全,毗邻社区服务中心、街边公园、商圈、学校、地铁等,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开启了绿色、和谐、幸福的生活篇章。

  这,也是湖里区多年来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厦门擘画的“提升本岛、跨岛发展”蓝图踏步前行,深入推进岛内大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缩影。

  近年来,湖里区不断推进安置房和社区发展用地建设,按照“拿最好的地,以最快的速度盖最好的房”的理念,建立健全安置房规划、征拆、建设、返迁、治理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10年间建成返迁安置小区15个、返迁居民约6500人。率先全市探索建设社区发展用地,建成运营社区发展中心6个,其中蔡塘、枋湖等社区发展中心成为全市集体经济发展的范本。

2全力满足幸福需求

  湖里社、古塘垅社,这些名字,镌刻在不少老湖里人的记忆里,也融入在许多新湖里人的柴米油盐中。

  城中村,是城市里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但不能忽视的,这里也是城区发展最薄弱的一环。越是薄弱的地方,就越是人民百姓对幸福生活需求强烈的地方。湖里区在开发东部的同时,统筹抓好繁荣中部、提升西部的重点任务,不断做强城市主核,城区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从“最期盼”的好事入手,从“看得见”的实事抓起。湖里区扎实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东渡社区老城等一批更新样板项目,完成徐厝安置房等104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4.07万户居民。探索城中村改造的市场化机制、商业化模式和政府支持政策体系,打造了湖里社、古塘垅社、小林后社等城中村改造示范项目。

  对城中村进行卓有成效的综合整治,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推进更高水平“两高两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

  推动全区365个小区全部成立党支部,建立“一网多用、多网合一,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网格化运行模式,群众安全感率连续5年超过98%。湖里区始终坚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3奋力深化转型发展

  政策,也能上线直播。在湖里区直播带策专场活动上,湖里区多职能部门政策经办人先后走上主播台,用“线上+线下+回播”路演的形式,让湖里区的企业足不出户,就能直观地了解政策体系,掌握申报要求。

  每周开展一次的“企业接待日”,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接待企业家,也已成为湖里区政企、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企业解决了人才住房、人才招聘、子女教育、企业税收、惠企政策、资源对接等一批困难和诉求。

  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多年来湖里区一以贯之,打造出营商环境高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支撑不断强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加强,湖里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转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书写湖里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4倾力厚植 为民情怀

  从仅有3家专科医院转变为拥有13家三级综合(专科)医院,10年间新增 36665个学位,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17.03万人次、帮助困难人员就业2.78万人次……一组组数据,体现的是湖里区的民生厚度。

  湖里区致力于不断改善和保障教育、医疗、文化、就业、养老等各方面民生事业,区域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迈进,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健康服务圈,扩大高品质的文化产品覆盖面,织密体系化的基本民生保障网。

  同时,湖里区推动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抓好“两违”整治、立面改造、绿化美化、夜景提升等工作,推动建成横贯湖里区“八山两水”的山海健康步道和全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新建及改造105条市政道路,打通10条“断头路”,新增停车位1.5万个,五缘湾湿地公园获评“厦门市民最满意的公园”,仙岳公园、薛岭山公园等成为网红打卡地。

  一切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湖里区努力在办实事解难题中暖人心、聚人心,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相关新闻
厦门湖里:用“绣花功夫”实现基层治理

社区生活的和睦美好,依靠的是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着力构建“大城管”格局,打通不同部门间的脉络,用“绣花功夫”坚持精细化管理,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湖里样本”。 这天下午,湖里街道康乐社区的网格员林玉秀,正在社区进行日常巡查。巡查中,她发现沿路的一处止车石出现破损,需要市政部门解决。她拿起网格通工作手机拍照,...

厦门湖里40个老旧小区明年改造

台海网10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金龙)昨日,导报记者从厦门市建设局、厦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近日,湖里区湖里街道、禾山街道共有4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进行报建,拟于2023年6月开工,2023年11月建成。   根据厦门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显示,湖里街道报建的3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953400平方米,用地面积953400平方米, 包括南...

手机远程监督AI抓拍巡查 厦门湖里区农贸市场装上“智慧眼”

台海网10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陈琼英)近日,湖里区实现全区14个农贸市场安装智慧监管系统(安兜市场正在改造提升)全覆盖,将数字化、科技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运用于“烟火气”浓厚的农贸市场。   现在,监管人员可通过手机APP或直播大屏实现远程监督,一键直通市场负责人。借助“五定防伪”技术,督促市场管理方落实禁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厦门湖里:农贸市场有“智慧”长效机制助“提升”

台海网10月11日讯 (通讯员 陈琼英)早上6点,晨光熹微。殿前农贸市场已经人头攒动。白菜摞成小山,辣椒油亮饱满,新鲜味道扑面而来。农贸市场内区域标识醒目,环境秩序一派井然。说起这里的变化,前来买菜的群众有说不完的话。“没改造之前,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味,地上烂菜叶子、...

湖里区殿前街道:垃圾分类引领环保新时尚

台海网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许玮娉/文 常海军/图)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殿前街道在基层党建的引领下,坚定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纵深发展,积极落实“生活垃圾减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