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共建两高两化 共享文明幸福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曾宇姗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思明小义工参与文明宣导志愿服务

台海网9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夏思萱) 山海交融,新旧交替,全民齐奏中心城区的激昂交响乐——这里是厦门市思明区。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五年来,主阵地思明区,承载着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排头兵的重任,主动担当作为,打造产业集群强磁场,促进营商环境提质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今年上半年,思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3亿元,同比增长6.8%;GDP增速全市第一,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首次;与省市相比,11项考核指标中7项超省、市增速,GDP、批零、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建筑业等5项指标对全市贡献率排名全市第一。

  扬帆起航再出发,思明区坚持近邻党建为引领,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与精神文明建设,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让百万思明人因思明而幸福、以思明为骄傲。

思明区

亮点1

倾情倾智招商引资 谋篇布局未来产业

  今年6月1日,九牧全球运营中心项目在观音山国际商务运营中心正式启动建设,为思明区总部经济再添新动能。6月28日,在思明区元宇宙发展论坛暨软件信息业政策推介会上,15个软件信息产业项目签约思明,投资总额达41.45亿元。

  是什么原因,让众多大企业与好项目竞相选择携手思明共谋发展?九牧集团副总裁张彬说:“九牧进入厦门以来,市、区政策扶持力度大,思明区更是用心用情指导、服务企业,办事透明性、公开性都让我们坚定在此壮大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思明区精准开展“上门招商”,专业招商小组瞄准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及省内龙头企业进行“点对点”招商,折射出思明区推动城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思明区完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深入践行“CSO首席服务官”理念,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线上兑现”,98%以上的行政许可事项“一趟不用跑”,63项高频事项实现“秒批秒办”等,让企业更有获得感、参与感。

  作为厦门市发展软件信息业的“首善之区”,今年以来,思明区先后出台一系列“减、免、缓、奖”助企纾困政策。紧贴企业需求,思明区创新实践,在6月份举办两场“与‘城市合伙人’共克时艰——思明区助企纾困政策宣讲”活动,区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化身主播“直播带策”,为企业划重点、讲干货。如今的思明,正朝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力,逐步构建质量更高、效益更优、创新更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亮点2

用心守护生态宜居 多方合力绿色发展

  欢腾跳跃的白海豚,展翅飞翔的白鹭,它们正是思明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动写照。过去五年,致力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思明区更加用心守护这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称的思明,近五年空气优良率均保持在99%以上,绿化覆盖率达52.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19平方米。2020年,东坪山片区建成福建省首个近零碳排放示范区;2021年,东坪山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辖区绿地三大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位居全市第一。“高颜值”的背后,是思明区各部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齐抓共管打好生态保卫战。思明区城管局有效推进“两违”治理,圆满完成金砖会晤保障、东坪山违法建设专项整治、中央环保督察等重点任务。实施河(湖)长制,思明区市政园林局有力推进入湖入库排污口截污改造、污水管网“正本清源”改造及小微水体整治项目建设等。

  同时,自2017年4月起,思明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2020年,启用全省首个区级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因地制宜推行错峰直运、定时投放;辖区嘉莲街道在19个省级示范片区创建工作评估中,斩获全省第一。目前,思明全区垃圾分类准确率90%以上,100%清洁楼完成功能转换,四类生活垃圾100%公交化直运,日均生活垃圾资源化约400吨,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

亮点3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近邻党建打造样板

  “有了统一安装的便民晾衣杆真是太好了,既方便我们又美化环境。”鹭江街道大同社区的居民们赞叹着近邻党建引领下小区的变化。

  在社区党委和大党委成员单位厦门移动公司的合力打造下,嘉莲街道莲西社区第三印刷厂宿舍、水务宿舍等八个小区的36栋楼改造了智能门禁及监控系统。独居老人邱奶奶家免费装上了智能安防设备,需要帮助时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能上门解决。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网格为基层治理“微单元”,打牢组织基础、群众基础,推动网格(小区)党组织常态化实体化建设已成为思明区的一大特色。今年以来,思明区进一步深化拓展近邻党建,开展“近邻·思民”专项活动,引导辖区230名处级以上党员干部、2200余名社区工作者进行“情感式”精准入户,帮助居民解决了一个个急难愁盼的问题。

  多年来,思明区持续增强群众福祉,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让居民共享品质生活,每年7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兜民生底线、补民生短板。以网格化精细管理、项目化近邻服务、智慧化社区建设为抓手,近邻敬老、近邻医疗、近邻扶幼、近邻济困、近邻助残、近邻文化、近邻育德、近邻关爱等行动在思明全面铺开,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亮点4

筑牢基础文明创建城区品质提档升级

  7月份,第三届鼓浪屿音乐节吸引不少市民游客登岛观赏,比音乐更动人的,是流淌在演出现场的“文明音符”:入场检票时有序排队,观看演出时互相尊重,演出结束后“只留掌声、不留垃圾”,文明行为刷屏社交网络。在思明,人人都是“城市文明合伙人”,这样的“思明习惯”早已根植心中,涵养着中心城区的气质。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是“一时”,而是“一直”。五年来,思明区坚持“高标准、系统性、常态化、严要求”,落实落细各项具体工作,抓短板、补缺漏,让越来越多美丽变化悄然发生。老旧小区脏乱差现象逐渐消除,背街小巷空中缆线杂乱得到整治,非机动车随意停放、乱晾晒乱张贴等重难点问题也在逐步改善中。

  当前,思明区正如火如荼推进十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秉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理念,在全区98个社区形成人人共创的浓烈氛围,筑起了文明创建的坚实基础。莲前街道精心遴选经验丰富的原社区主官组成导师团,“明察”加“暗访”走遍辖内社区;开元街道后江埭餐饮一条街的爱心联盟行动起来,自觉做好“门前三包”;厦港街道组建“一巡三问”巡逻队与“楼道挑刺员”小分队穿街走巷,随查随拍“晒”出不文明行为……

  裹挟着文明的新风,思明区还依托全区10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志愿服务站、150多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近1200支注册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志愿红”矩阵的作用。五年的砥砺奋进,思明区内外兼修,以“绣花”功夫推进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幸福城区建设,实现城区品质提档升级。

相关新闻
厦门集美灌口镇红马甲化身防疫一线风景线

志愿者走街串巷提醒居民及时做核酸。(深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供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近日,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志愿者们迎难而上、甘于奉献,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化身灌口镇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点亮一盏盏防疫“暖心灯”。 凝聚18个村居的志愿服务...

厦门海沧:城区涌动“志愿红”平凡英雄守护鹭岛

老兵志愿者们在核酸检测采样点维持现场秩序。(海虹社区供图) 历经10天,厦门宣布本轮疫情迅速实现社会面清零。在这期间,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全力守护厦门这座有爱、有温度的城市。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厦门市海沧区连夜开设42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随后...

厦门岛内外核酸检测现场,他们诠释最美“志愿红”

这些天,在岛内外各个核酸检测点,处处都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的身影。布置场地、录入信息、现场维序、搬运物资……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无惧高温“烤”验,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让核酸检测现场有序、有爱,额头上滴落的汗珠见证了他们的担当,被汗水浸湿的防护服诠释了最美“志愿...

医疗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厦门前埔西社区

台海网7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安琳)7月16日上午,在厦门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指导下,厦门医学专家工作委员会携手前埔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厦门医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等14家单位,举办“喜迎二十大,共筑健康鹭岛”医疗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活动当日,来自厦门市8家医疗单位的30名医学专家、20名医学专业青年...

南平做好省运会志愿服务工作

记者19日从南平团市委了解到,为全力做好省运会各赛区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更好展示南平青年形象、彰显青春风采,南平持续做好省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多地举行了志愿者出征仪式。 建瓯赛区选拔组建了11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省运会志愿服务队,并对志愿者进行了岗前通识培训,内容包括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和实操体验、志愿者礼仪和基本服务技巧等。邵武赛区打造了14个省运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