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沙龙现场(欣立社工供图)
交流沙龙现场(欣立社工供图)
8月31日上午,“I陪伴·爱有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建设交流沙龙在厦门市集美区“红动湾上——杏林湾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举办。活动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展开,邀请集美区未成年人教育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业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建设。
集美区妇联四级调研员庄玉丽表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着力提升家庭教育服务水平,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爱困境儿童。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共同探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方式,引导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庭的整体抗逆力,同时提升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及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强化家庭教育信念。
围绕如何更好地加强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欣立社工总干事程祥超阐述了“I陪伴·爱有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支持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的设计及服务包简介,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培育,协调多方资源共同促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走上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轨道,构建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助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保护。
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巨红东(右)现场分享(欣立社工供图)
现场,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巨红东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了家庭教育赋能的含义,并从社会工作视角下,分析了作为未成年人及家庭教育工作者,要从“引导”和“赋能”两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中的促进作用,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培育家长的教育能力。
集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刘顺彬以《加强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题作分享。他表示,家庭环境是影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成年人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中切实抓好做人的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刘顺彬强调。
此外,砥砺青春工作室创始人张耀华聚焦边缘青少年人群,分享使用积极性家庭维系策略,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连接,“复原”边缘青少年的工作思路。厦门理工学院专职心理咨询师、心理中心负责人何鑫华则从6-12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探讨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如何识别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在自由讨论环节,参加交流沙龙的专家学者、家庭教育从业人员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展开热烈讨论。(来源:东南网 记者 李霖 通讯员 鲁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