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向的餐饮企业可向镇街、区爱心办申报,社会人士也可向授牌餐饮店捐助“爱心餐”
集美区深化“爱心厦门”建设,目前已有7家爱心屋。(资料图/集美区 提供)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集美区“爱心厦门”建设工作会暨“爱心餐饮店”公益项目部署会上了解到,集美“爱心餐饮店”公益项目已正式启动,将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爱心餐。有意向的餐饮企业可以向所在镇街和集美区爱心办申报。
目前,我市已有不少由市爱心办授牌的“爱心餐饮店”,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爱心餐。走进这些小店,有需要的人只要报出“暗号”,店员便会“心领神会”,为点餐人送上免费的指定餐食。在这些授牌的“爱心餐饮店”里,不仅可以奉献爱心,也可以接收社会人士的爱心——如果您想要帮助困难人士,也可以向店家捐助“爱心餐”。
记者从区爱心办了解到,集美区计划在临近车站、码头、机场、商场等人员密集、交通便利的区域设置 “爱心餐饮店” ,提出申请的商家需满足卫生条件好、从业时间较长,且未受到市场管理、税务、卫生监督等部门处理,无其他不良记录等要求。
“爱心餐饮店”主要服务对象为生活暂时处于窘迫困境的人员,比如丢失钱包、手机等临时有支付困难的人员;临时面临就餐困难的外地来厦人员;收入低微暂时面临生活困难的家庭;生活困难的毕业生、打工者;无助独居老人;流浪者、拾荒者等,都可以在“爱心餐饮店”获得免费餐食。
区爱心办要求各 “爱心餐饮店”应制作统一的饭菜供应标识代码,在显著位置提供给需要帮助的客人选择;困境人员只需说出标识代码,“爱心餐饮店”就应供应相应的饭菜,不得设置障碍拒绝客人就餐。每家“爱心餐饮店”可根据自身实力,每日提供限量份数,并在显著位置公示,确保爱心项目可持续。经评选后,符合条件的商家获得市爱心办的正式授牌。
集美区爱心办呼吁社会各界、爱心商家、爱心人士积极参与进来,将这份善意和温暖传递下去、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人。
【数据】
以爱筑城
与爱同行
今年上半年,集美区不断深化落实“爱心厦门”五大行动、四项机制、五大新领域,持续推动“爱心厦门”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走深走实。
●发放救助金额108.2万元
今年上半年,集美区新增加低保对象64户、87人,共发放低保金684.37万元;实施临时救助315人次,发放救助金额108.2万元。
●323名残疾儿童受助
今年上半年,全区残疾人城镇新增就业100人、农村新增就业35人、城乡年度新增培训140人;323名残疾儿童享受救助政策,累计发放市级补助273.2万元,区级补助69.9万元。
●设立7家爱心屋
目前集美区共有7家爱心屋,自2020年5月开业以来实现总营收1800万元,共安置 23名残疾人和重疾家属就业。
●探视服务老人85000余人次
集美区建立居家养老巡访关爱及居家上门服务制度,对辖区内的常住老人开展探视服务,上半年累计探访85000余人次;对辖区内老人开展助洁、助餐、助行等居家服务,上半年累计帮助6200余人次;对独居孤寡及高龄老人开展每月探视及健康监测服务,上半年累计服务5500余人次。
●精准对接志愿服务800余场
集美区积极打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志愿队伍+实践站”的“爱心110”志愿服务模式,通过群众“点单”,文明实践站“下单”、志愿队伍“接单”,开展志愿服务800余场。
(来源: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