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昨日下午,作为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配套活动,“两岸一家亲 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在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总部大楼正式开营。
在180名两岸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集美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再度大招频出,一大波两岸研学交流活动热络展开:全国首个区级研学专项奖励政策再次重磅升级,“集美研学精神”正式发布,新一批研学单元授牌,两岸优质研学、教育项目签约,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举办……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主办,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承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市会议展览局协办。
两岸研学活动
开启“两岸记忆”之旅
两岸亲子家庭唱响《闽南童谣》,两岸青年代表说唱《台湾通史》,两岸同胞合唱《有一种美叫集美》《国家》……一个个节目,唱出了两岸同胞在集美筑梦的归属感。
随着代表两岸融合祝福的时光遗珠,被放入研学装置——日晷装置中,与会领导与两岸营员代表共同开启了为期3天2夜的研学体验营活动。
以“两岸共同记忆”为主题,本届研学营设立了两岸青少年主题研学营与两岸亲子研学营。
两岸青少年主题研学营,以时间为轴,展现从康熙元年的迁台记忆(霞城城隍庙)、爱国将领李友邦、集美学村嘉庚爷爷,到台商在厦谱写辉煌、台青参与大陆建设等历史脉络,在两岸青少年心中培植闽台同根同源的共同记忆。他们将通过角色扮演、游戏闯关等,修复“闽台时光机器”,追寻遗落的闽台共同记忆碎片。
来自台湾的林书妃今年10岁,开营首日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的故事让她深受教育,她也十分期待接下来的“划龙舟”项目。
两岸亲子研学营将共同体验两岸共通的闽南文化、非遗文化等,推动两岸家庭的交流与融合。来自台湾新北的简璿容,第二次带女儿参加两岸亲子营。“希望通过两岸亲子营,拓宽孩子的视野,认识更多两岸朋友。”简璿容说,她的先生是大陆人,他们的家庭正是“两岸融合”的最好见证。
升级研学政策
发布“集美研学”精神
开营仪式上,集美区重磅发布了“集美研学”政策3.0版本:《集美区进一步促进“集美研学”发展若干措施》。
升级后的政策具有“专项性”“全面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是全国第一份研学旅行的“专项”奖励政策,受惠范围涵盖所有研学相关机构、研学课程、研学人才队伍等。
同时,特别设置了支持“两岸研学发展,鼓励台湾青少年来集开展研学活动”板块,组织台湾青少年到集美研学的机构和组织,可按台湾青少年人数获得每人每天500元,全年每人最高5000元的奖励,激励更多研学机构助力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事业。
现场,5家研学机构获得了60万元的首批政策奖励。
仪式上,集美区还发布了“集美研学精神——诚毅”。作为陈嘉庚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集美研学机构必须践行“诚毅”精神,以嘉庚精神立业,以诚毅品格树人,让两岸青少年通过集美研学学会做人做事、爱国爱乡,让以“诚毅”为核心的嘉庚精神在两岸青少年心中薪火相传。
改革成效凸显
擦亮“集美研学”品牌
作为全省唯一的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近年来,集美区在“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和创新。
集美区率先全市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开设台胞政务服务驿站、台港澳同胞办税绿色通道和台胞警务服务站,成立了全省首个区级两岸融合发展中心、台企上市服务联盟,打造了大陆首个对台研学旅行基地,获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集美区围绕“打造大陆最大的对台研学旅行基地”目标,不断创新两岸研学内容和形式,已连续6年举办“两岸一家亲 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连续3年举办海峡两岸马戏亲子文化节,连续2年举办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研学营和“手创青村”两岸大学生乡创工作营。
目前,超141万人次两岸研学生,超2.5万名台湾青少年来到集美研学,“集美研学”已成为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的重要平台和集美对台融合的烫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