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2日讯(记者 李立宇/文 灌口镇供图)走近集美区灌口镇东辉村“九十九间”大厝,在蓝天、白云、绿树的交相辉映中,高调闯入眼帘的便是闽南古厝的那一片片“红”。如果说一座古厝藏着一段独特的往事,那么这片令人震撼的古厝群所承载着的,无疑是满满的“乡愁”。
建筑坐西朝东,由南、北两组大厝组成。南大厝由南侧护厝与后界横屋围合而成,为“五包三”布局,共有32间;北大厝由北侧护厝与后界横屋围合而成,为“七包五”布局,共有39间。南北大厝之间有弄巷相隔,宽2米,巷道的尽头保留角楼(铳楼)。71间房间间相通,再算上前院排屋28间,正好99间,这就是“九十九间”名称的由来。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踏入古厝,便是由四周房子围成的“天井”。晴天,阳光透过天井钻进屋子;雨天,雨水顺着屋檐流入地面的凹槽。抬头望去,屋角两端的燕尾脊高高扬起,飞扬的弧线不失为方方正正的古厝平添了几分灵动……
据说早年大厝的门口有大石笔,屋落的四个角有被称为“秀才头”的圆球形建筑,这些都是在告诉世人,这家的屋主是位秀才。东辉“九十九间”始建于清朝时期,是东辉村林水佳与弟弟一起修建的。林水佳是个秀才,他的弟弟在缅甸经商,事业有成,漂洋过海寄钱回来建了这片大厝。
在民国初期,这“九十九间”大厝险些被一把火烧掉。当时反袁护国运动正在兴起,庄尊贤领导东辉人参与其中。一批弹药因此存放在“九十九间”大厝,不想被敌人得到消息。凑巧的是,东辉有“九十九间”大厝,相隔不远的双岭也有片“九十九间”大厝。为了保护弹药,当地的村民就故意把敌人带到了双岭。双岭“九十九间”大厝最终毁于大火,东辉的“九十九间”大厝得以留存。
在大厝一砖一瓦的巧思中,不仅承载着林水佳兄弟的生活滋味,也寄托着后来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间大厝被分给十几户村民共同居住。最多的时候,东辉村有100多人一同住在这间大厝之中。后来国家落实侨房政策,这间大厝又归还到林仁慈一家手中。在“九十九间”大厝出生,并居住了四十多年的林仁慈回忆起大厝的点点滴滴,仍感慨万千。她们一家连同叔伯等五六户人家挤在古厝的8间屋子里,房子、院子都挺大,无论晴天、雨天,村里很多孩子都跑来玩,很是热闹……
厝是一个建筑,更是一段历史,它是古时文臣武将衣锦还乡的见证,它是昔日海外华侨叶落归根的慰藉,承载着一个家族的窸窣起居和日月光华。在闽南人心中,这是他们一生为之打拼的希望所在,也让他们的乡愁得以安放。
九十九间旧貌
2013年3月,集美区把东辉村“九十九间”大厝列入不可移动文物;2021年,列入修缮保护项目,对其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以及活化保护。修缮工作预计将于今年7月完工。
目前,东辉村申报了2022年的乡村振兴项目来配套修缮后的文物活化利用——计划在大厝门前建新时代广场,作为村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打造乡愁记忆馆,充分挖掘反袁护国英雄庄尊贤的历史事迹与爱国要素,同时融入包括农耕文化、当地风俗等在内的东辉发展史,真正让大家看得见“乡愁”。
“九十九间”之行,将是一次闽南传统建筑与文化的沉浸之旅。让我们一起相约东辉,触摸一砖一瓦,听一段段往事,共同感受别样的家国之情与乡愁别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