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厦门集美:打造城区治理新样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集美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会治理工作(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以来,探索特色治理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

  “智慧集美”平台将搭建起“一中心多用”“一中心多能”的高效、扁平的指挥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交警上街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并对一些市民开展宣传劝导。

  集美区相关部门整治“十里长堤”乱象,并因势利导进一步提升。

  集美区社治委“拆栏透绿”,彰显文明底色,提升城市空间颜值。

  台海网5月2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郡县治,天下安。今年是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验收之年,厦门正全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勇立潮头、勇毅前行,作为“跨岛发展”战略的先行者,集美区成为岛外第一个突破百万人口的区。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既给经济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新时代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去年年底,集美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防范化解社会治理重大风险为突破口,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规划,加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科技引领,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会治理工作(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社治委”),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城区治理集美新样板,探索具有集美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近日,记者从集美区社治委办公室了解到,结合“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今年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推进以来,全区各部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整治了一批顽瘴痼疾,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创新探索】

  高位谋划 全局统筹治理工作

  社会学认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论题是如何在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有序联系,这其中包含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维持社会和谐等。

  也正是因为社会治理涉及面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各部门存在“九龙治水”的问题。从让老百姓满意的事情做起,从老百姓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去年年底,集美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相关部署要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全力推进成立区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加挂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牌子,即集美区社会治理工作(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

  新的机构,被赋予新的使命——集美区社治委以全面加强党委领导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为前提和核心,统领全区社会治理和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争创等工作任务,制定完善相关政策,统一社会治理指挥,落实工作督导考评。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全区资源力量,明确分阶段构建“一统揽”“一平台”“一中心”“一网格”“一揽子方案”“一套机制”“一支队伍”和“N+应用”为核心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进一步优化机构、职能、队伍,加大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力度,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逐步理顺各项社会治理工作关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破立并举 探索重构治理机制

  不立不破、先立再破,重塑指挥新机制、重构指挥新体系是破解社会治理中存在老问题的新办法。

  今年以来,集美全区社会治理各相关部门,围绕治理目标,深入查找现行机制障碍、结构问题、根源矛盾,打破与治理目标不匹配、不协调的旧有制度,不断探索更有利于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的措施办法,整合集美区公共安全管理指挥中心等9个原有指挥中心为一体的集美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设“多平台合一”跨部门应用场景、解决社会治理领域堵点难点问题的“智慧集美”平台,打造“多网共用”细分配置的综合网格,建立力量聚合、职能融合、协同配合的基层执法机构和队伍。

  “该中心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整合,搭建起‘一中心多用’‘一中心多能’的高效、扁平的指挥体系。”集美区社治委相关工作人员举例说,如遇上疫情等公共事件,社治委可马上将公安、城管甚至物资保障等部门“拉群”,第一时间发布协调指令;又如发生地震、台风等灾害,可通过中心,迅速联系公安、气象、通信等灾害应急部门,组成救援“朋友圈”,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开展救援。

  共建共治 健全完善治理体系

  “九龙治水、而水不治”。同样,“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也是许多其他城市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遇到的尴尬。

  今年以来,集美区社治委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体制,根据全区治理实际,配套制定4个职能组、15个专项组工作方案,组织各部门围绕打造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社会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等方面,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基层社会治理、公共卫生防疫、城市综合管理、基础建设、政治风险防控、治安防控、公共安全防控、网络安全防控、矛盾纠纷化解、交通领域等专项工作为重点突破,配套制定子行动方案,并推动各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实施,逐步建立以网格化治理为基础、精细化治理为导向、智慧化治理为手段,社会化治理为依托的社会治理布局。

  为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集美区社治委还设置了考评机制,待事件办结后,将通过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对事件处置结果进行评价,努力做到“百姓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如果没做好,我们还会下督办单,持续跟踪。”考评组相关人员介绍说。

  重心下移 优化配置治理资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重心和难点在基层、支撑和关键在基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

  今年以来,集美区社治委聚焦基层治理难题和居民最急最盼问题,拉清单做减法,科学制定治理计划,合理出台治理政策,优化配置治理资源、集智创新治理手段。如构建网格化治理基础,细分全区708个综合网格,选聘、补聘网格员1132人,制定网格治理职责清单和网格管理考核办法,经费和物资纳入预算保障,为网格化治理奠定基础。

  此外,组建基层综合执法力量,在所有镇街挂牌组建综合执法机构,建立综合执法队,适时下沉区属文化、劳动、农业、安监、城管等执法力量,执法人员实施全科执法,案审工作进入镇街,逐步解决“管不了”“不愿管”“分头管”的执法管理难题。在法治的同时推进自治,推动矛盾化解前置,充分发挥网格治理矛盾排查预警功能,推进社区、小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发挥网格员、志愿者、报到党员优势,统筹行业协会、社会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等矛盾调解力量,就地预防、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

  “重心下沉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一名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说。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20日来集美 用歌曲告白城市

台海网5月1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厦门的夜,是属于年轻人的,想要知道它有多青春,5月20日来集美吧!当天晚上,主题为“以歌传情 艺术云城”的“厦夜青春”城市告白活动将在集美云城万科里开启,届时集美街头艺人、高校乐队将走上舞台,用歌曲告白集美、告白厦门;同时配有高校文创市集、涂鸦展览等活动,展示集美青春艺术人文之美。   作为厦门“越夜越YOUNG”旅...

厦门集美:书香地铁活动落幕 青春诠释嘉庚精神

台海网5月18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日,在地铁1号线集美学村站举行了一场“品读嘉庚·激扬青春”主题活动,轨道集团的青年员工和集美学子们以精彩的文艺演出诠释嘉庚精神。   演出节目都是轨道集团和集美各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包括朗诵、舞蹈、歌唱和乐器演奏等,在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的同时,展现了轨道集团青年员工和集美学子们的精神风貌。集美小学诚毅朗...

​厦门集美:全面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 让老年人更有“医”靠

集美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推进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台海网5月14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为给辖区老年人创造安全、友善、适宜的就医环境,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及照护需求,不断提升老年患者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5月13日上午,厦门市集美区举办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推...

涉侨调解工作室揭牌成立 厦门集美区打造服务侨胞新平台

台海网5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林彬彬 通讯员 集法宣)近日,“侨音法驿”涉侨调解工作室在集美区法院揭牌成立。   据悉,集美区是陈嘉庚先生的故里、全国著名的侨乡。该工作室的成立,将更大程度发挥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用,进一步维护在集侨胞侨眷的合法权益,为侨胞侨眷创造创业安居的氛围,优化厦门营商环境。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吴丽雪表示...

集美台青创新创业项目评审报名

台海网5月1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在集美的台青创新创业项目注意啦!该区即将开始本年度第一批台青创新创业项目评审,现正在接受报名。集美区近日发布通知,为贯彻落实《集美区台青聚融友好工程实施细则》,根据《集美区台湾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评审细则》的相关规定,拟于近期开展2022年第一批台青创新创业项目评审。   报名方式方面,已入驻创业基地的由创业基地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