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源头管控体系
对大型车辆全方位安全监管
湖里区堪称厦门大型客货运车辆的“大本营”,注册地在此处的重点客货运企业就有两千多家,车辆数量超过1.7万辆。其中,不少企业、车辆在异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失联”状态,这给湖里交警的源头管控工作增加不少难度。
为此湖里交警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与“失联”的企业、车辆重新建立联系,并通过建群等方式,加强管理。今年初,湖里交警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联动,对一辆在岛外发生交通事故但注册地在湖里的车辆所属企业进行“一案双查”,推动企业的规范化整改。
为了加强对企业的源头管控,湖里交警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密走访检查、约谈相关企业,对不规范行为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涉及亡人事故的运输企业实行重点管理。同时,会同银保监局、保险协会等部门推动货运企业安装应用大货车右前侧盲区预警系统,目前已有33家企业1020部车辆安装该系统;在大货车内外粘贴警示贴5000份,以提醒驾驶人、行人和非机动车注意盲区危险,确保安全。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对异地经营企业和车辆的管理,推动更多车辆安装盲区预警系统,在更多路口施划‘右转危险区’标线,切实从源头加强大型车辆的管控,消除安全隐患。”王泯山表示。
电动自行车
安全要“强求”
湖里交警根据辖区实际,采取针对性的宣传引导、劝导查纠、安全教育等措施,提升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规范他们的行为。这种“强求”安全的做法受到市民的交口称赞。
头盔是在关键时刻能够保命的骑乘电动自行车必需品。在高峰时段、高峰路口,若发现市民骑乘电动自行车未戴好头盔,交警便会上前一个一个地提醒,并强调要戴牢、系好。同时,湖里交警还借助8个主要交通路口的文明交通远程喊话系统,大力开展远程喊话劝导,进一步扩大劝导宣传覆盖面。
针对超载、超速等危害性较大的违法行为,湖里交警则绝不心软,坚持做到应查尽查,王泯山表示:“电动自行车本身的安全性、稳定性较低,按照规定只能搭载一个12岁以下的儿童,超载、超速很容易引发严重事故,对于这些行为我们绝不姑息。”
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湖里交警利用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平台及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广泛宣传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与机动车抢道等安全知识,倡导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自觉遵法守规、文明出行。不少市民群众也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安全劝导”,当起了“义务劝导员”,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记者 孙玉玉 通讯员 娇轩 图/市交警支队提供(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