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里交警的努力下,环岛东路上的标志标线日趋完善。图中白色菱形标线提示驾驶人前方接近人行横道,应减速慢行。(张奇辉 摄)
▲湖里交警深入餐饮企业宣传交通安全。
▲大货车内外粘贴的警示贴十分醒目,提醒大家注意规避盲区危害。
修剪树木后,原先被遮挡的标识牌变得清晰可辨。(张奇辉 摄)
台海网4月1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交通安全,仅仅依靠交警部门“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在近期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行动”中,湖里交警大队积极联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街道社区等,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市民群众等多方力量,在宣传教育、隐患治理、源头监管、违法举报、违法查处等多方面发起“攻坚战”,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下降”。
发动社会力量举报
更多市民对交通违法行为说“不”
自2月28日“百日行动”启动以来,湖里交警接受并查获群众举报酒醉驾违法行为达7起。数字的背后,是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共管共治交通安全的阶段性胜利。据了解,为了广泛宣传严重交通违法有奖举报活动,湖里交警深入社区、城中村、餐饮企业、娱乐场所,张贴宣传海报逾5000份。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对交通违法行为说“不”。
交通安全宣传是事故防控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为了确保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每个人的手上,湖里交警发动各街道社区、职能部门和市民群众也来积极参与宣传工作,营造出“全民宣导”的良好氛围。
在分析辖区居民特点之后,他们将“一老一小”和外来务工人员列为三类重点宣教人群,并由点及面,实现安全宣传的全覆盖。同时,构建社区网格与交警网格联动的“网格勤务”模式,网格民警与社区网格员“结对子”,在网格员的协助下,网格民警通过实地走访、发送短信、张贴海报、发放传单以及通过交安群、社区宣传群、学校家长群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
在各部门单位和市民群众的合力下,湖里的交通安全共治,实现了社会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级机制排查
让更多事故隐患无处遁形
在一幅工作地图上,长长的环岛东路上被密密麻麻标注了30多个点位,这些都是在湖里区“大交办”牵头下排查出来的交通安全隐患点:调头区位置要优化、树木遮挡视线要修剪、交通安全提示标识要完善……如今,这些隐患点大部分已经得到整改。据了解,这样的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贯穿在湖里交警日常工作的始终。
为了找到更多隐患,湖里交警引入“网格化”管理,形成“社区网格员+网格民警+骑警”三级隐患排查机制,“网格员对社区的情况最为熟悉,能够及时发现隐患点,是隐患排查的重要补充力量。”湖里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王泯山告诉记者。在社区网格员的帮助下,绿化隔离带损坏、标识牌缺失等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并推动整改,不少隐藏在犄角旮旯的交通安全隐患点被“揪”出来了。
而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网格员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除了排查安全隐患点等静态问题,一些无牌车上路、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网格员也能及时上报给责任民警,让更多的事故隐患无处遁形。据悉,这些严重违法行为的举报一旦核实,将立即兑现最高1万元的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湖里交警还针对已整改隐患点段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隐患清零除尽;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实行动态式巡查,不断完善交通组织,为路畅人安保驾护航。“环岛东路上车速较快,行人过马路比较危险,接下来我们准备在这里试行斑马线夜间灯光警示系统,进一步提升行人过马路的安全。”王泯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