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颖娴 林泓 通讯员 叶颖 文/图)他们没有彪炳千古的丰功伟业,却用婆婆妈妈的邻里小事筑起了邻里口碑;他们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剧情,却饱含着湖里这城独有的邻里情怀;他们把邻里当家人,视难事为己任,用最平凡的身躯,汇聚起小区里最蓬勃的自治之力,书写着一篇篇基层的最美故事。
他们,就是湖里区小区治理的“最美小区人”。林雅蔚、王小兵、麻章新、杨再发、洪秀珍、张方义、任新江、邵公明、柯晓珊、崔建明、郭灯亮、张明宁,一个个名字,将在湖里这片热土上流芳,更将激励着我们,在“近邻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光明大道上继续阔步前行。
站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的新起点上,12月23日起我们开设“你在我心中是最美——湖里区‘最美小区人’风采录“专栏,深入挖掘湖里区“最美小区人”的动人故事,弘扬榜样,见贤思齐,谱写特区发祥地湖里区社会治理新辉煌。
张明宁 江头街道吕岭社区吕岭花园小区敬老餐厅志愿者
一瓢一勺,爱心敬老。年逾六旬的她,用行动践行着奉献精神,用爱心诠释着敬老美德。
餐厅里,她为社区高龄老人安排可口饭菜;餐厅外,她为邻里街坊提供健康志愿服务。她积极践行着“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理念,让银发与党旗交相辉映,用真心真情再续为民初心。
餐厅里 她用服务敬老
晨间,吕岭花园小区里的敬老餐厅里,张明宁麻溜又细致地捡菜、洗菜、切菜,帮着厨师为老人们准备爱心午餐。
临近中午,张明宁忙完后厨来到前台,笑脸迎接每位前来用餐的老人,为他们装饭打汤。
午后,张明宁顾不上休息,拿起账本,细细地计算餐厅当天的进出账流水。
6年前,吕岭社区敬老餐厅开办,成为厦门市首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由社区志愿者自我管理的惠民餐厅。惠民餐厅是很多社区老年人“家门口的食堂”,为做饭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了便利、贴心的服务。张明宁,就是这里的资深志愿者。
这些年来,她不管数九寒冬,还是逢年过节,都坚持到餐厅做公益服务。如今,哪位老人饭量多大,哪位老人有什么忌口,她都一清二楚。她说:“敬老爱老是传统美德,虽然我也是退休老人,但我还有能力,理应为长辈们出份力。”
餐厅外 她用爱心助邻
餐厅内,张明宁为老人服务;餐厅外,各项小区治理活动,都留下了她的爱心印迹。
社区“益邻互助队”成立至今,她已经成为了优秀的骨干。她积极践行着“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多次组织社区志愿者精神培育小组、沟通能力提升小组等成员开展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多年来,她为社区老人们提供常规血糖、血压的义诊服务,为老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端午节的时候,志愿者们一起包粽子,并为社区的老人送去粽子和礼包,一同感受传统节日的温馨。
张明宁积极结对社区困难、高龄、空巢等特殊家庭老人,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帮帮忙、聊聊天,退休的她,成为不少社区高龄老人的好妹妹。
邻里间 她用热情坚守
退休后的张明宁,身兼多“职”,事情可不少,她还是社区老人文体队伍的一名骨干志愿者。
在吕岭社区老人健身康乐家园中,她通过视频自学柔力球、广场舞等老人健身项目,再义务传授给社区的老年人。
她乐于奉献,时常身穿红马甲,头戴志愿帽,坚守志愿服务岗位,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群众。
她朋友挺多,常常带着姐妹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活跃邻里气氛,更是给社区居民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榜样。
这是一个党员志愿者的坚韧和执着。张明宁也坚信自己老当益壮,愿意银发与党旗相呼应,用行动书写着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