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中央、境外等多家媒体聚焦集美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跨岛发展天地宽

4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

从2.5平方公里的土地

拓展到全岛、全市

跨岛发展战略

以一种具体而直观的方式

呈现在厦门的版图上

一座座日新月异的岛外新城

更是“特区速度”最生动的注脚

9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走进集美区,近20家中央、境外和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实地探访集美新城,用笔和镜头记录特区40年的“跨岛巨变”。

“白纸”上崛起现代新城

优质“土壤”吸引台商扎根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岛外第一高楼,总高262米,眼前的楼群是集美新城核心区公建,包括嘉庚剧院、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馆等。”

“从这个方向看过去,是被喻为‘厦门硅谷’的软件园三期。”

采访团在集美新城体验馆采访集美新城建设

大型采访活动来到位于诚毅国际商务中心43层的集美新城体验馆,记者们在“云上”俯瞰集美新城全景,感受厦门跨岛发展的“高度与速度”。

十年间,杏林湾畔从一张白纸到如今高楼林立,软件园三期也从“农田滩涂”变身为创新创业沃土——透过体验馆的全景玻璃,以及声、光、电等多媒体科技手段,集美新城的“前世今生”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在大家面前,集美新城“一年全面启动、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建成、十年积聚成城”的城长速度让记者们惊叹不已。

在位于集美新城安仁产业园的神州鲲泰厦门生产基地的服务器生产车间,神州数码鲲鹏事业部生产基地运营部总经理林观洪讲述了企业“花了3个多月就完成选址、建设到投产”的故事,激发了大家的好奇和采访热情。

“神州鲲泰厦门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基于华为鲲鹏芯片的服务器和PC,是神州数码首个基于鲲鹏芯片的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在市区两级的支持保障下,项目在去年1月下旬完成选址,5月就正式投产,非常快。基地目前年产能为10万台服务器、40万台主机PC,这些产品从厦门销往全国,为互联网、金融、交通等各个行业企业提供后台运算支持。”

林观洪介绍。

跨岛发展战略为企业投资厦门、扎根特区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神州鲲泰选择集美,看中的正是这里良好的创业生态。

“集美有密集的高校人才资源,随着软件园三期的建设投用,我们看到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在不断壮大,在这里可以就近与软件、数字经济企业互动交流,加速鲲鹏产业在厦门发展。”

林观洪说。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特区记忆|那些年,记忆里的“特区味道”

台海网12月11日讯 据厦门电视台报道 在特区建设的火热年代里,厦门不少酒楼推出的新菜式,在当时不仅丰富了味蕾,更惊艳了时光,成为人们久久无法忘记的“特区味道”,10日的《特区记忆》,我们就带您在记忆里寻味。   厦门宾馆原厨师长 陈智灵:1983年,当时我还是属于厨工,这个也可以说是在厦门的第一场“国宴”。做了很多萝卜雕、白鹭、熊猫来做成筷架,春花鲈...

央媒聚焦厦门发展 | 在创新中突围,在变革中腾飞

台海网12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面对时代变革时刻敢拼敢闯、奋勇争先,这是特区发祥地湖里与生俱来的气质,亦是厦门自贸片区茁壮成长的动能。昨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先后走进湖里区、厦门自贸片区,近20家中央、境外和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实地感受我市经济...

厦门市第十七届社科普及周成功举办 超百万人次线上线下共享社科盛宴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12月1日至12月7日,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主办的厦门市第十七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以下简称“社科普及周”)成功举办。本届社科普及周紧扣“永远跟党走 谱写新篇章”主题,携17大项123项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为市民提供集中、优质的社科普及服务,吸引超百万人次参与。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思想种子播撒到...

触摸特区记忆 感受辉煌巨变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持续进行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正在进行中。昨日,由近20家中央、境外和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先后走进厦门生物医药港、金砖创新基地、厦门软件园二期等地,持续聚焦厦门经济特区40年建设成就,讲好厦门故事,展示特区风采。 看现状、聊变化、谈未来,自7日活动启动以来,媒体记者就在厦门开启拍摄不停、记录不停的采访...

特区记忆:那些年,餐桌上的变化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据厦门电视台报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如火如荼,餐饮从业者们赶着时代的浪潮,把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老百姓也开始有能力到酒楼、饭店里“潇洒一回”。9日的《特区记忆》,我们就带您去看看,那些年,餐桌上的变化。 市民 王清秀:录像上(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