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敬爱的逆行者:您好!在疫情(期)间,您不顾一切就冲上战场,只为人民健康……从此让我觉得英雄原来无处不在。”9月26日下午,在同安区大同街道西池社区核酸采样点,一名小朋友将一封感谢信交到来自集美区的抗疫志愿者许华姗手上,信末顽皮的笑脸图画,让她心里甜甜的。
很快这封稚嫩笔触的信,就传遍了所有支援同安抗疫的803名集美志愿者。
这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强大抗疫志愿力量,他们接受统一调度,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穿着密闭防护服,顶着烈日,参与全员核酸检测信息录入;耐心劝导、科学宣传,让核酸采样点有序有爱……
党员先锋
筑牢抗击疫情“铜墙铁壁”
晚上6点半,万家灯火,空气中隐约飘着饭菜香味。此时,在同安区大同街道凤山社区的核酸采样点,来自集美法院的党员志愿者李乐依然坚守在最后一条采样通道:“你们先走吧!我留下断后,留下最后一条通道我来守就行。”
对外公布的核酸采样时间是上午八点至晚上八点。临近夜晚,前来采样的人员大幅度减少,只有零星前来的个别群众。根据调度安排,只需留一条通道给那些“抓着时间尾巴”前来的群众即可,作为凤山社区核酸采样点志愿小组组长,李乐选择主动留下。
“我是党员,又是小组长,当然带头断后,这样也让其他志愿者早点回去休息,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李乐说,刚到同安,他们就成立了集美法院援同抗疫临时党支部,凝聚抗疫合力。
冲锋在前,留守最后。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面面旗帜下是一个个抗击疫情的奋进故事。日前,集美法院志愿者吴文业所在的志愿小组到达核酸采样点时,技术人员尚未到达,社区工作者需要拆装电脑。擅长电脑技术的吴文业主动上前帮忙,安装显示器、找电源、联网……很快便完成了安装工作。
样管编号需要使用其他软件录入留痕,吴文业快速上手,熟练使用,并耐心教其他志愿者录入方法。“正因为我是党员,只要需要我,我就应该主动上前,不论需求大小,不分需求种类。”他说。
配合默契 他们是核酸采样现场的“神雕侠侣”
你扫码、我录入,你坐在我左边,我守护在你右边……近日,来自集美区财政局的李毅、黄柳“夫妻档”志愿者,成了同安区祥平街道卿朴村核酸采样点一道令人羡慕的风景线:同进同出,同坐一张工作台,执子之手同赴抗疫一线。
“他们是核酸采样现场的‘神雕侠侣’。”集美区财政局机关支援同安抗疫小分队的其他队友们调侃说。夫妻档志愿者,是亲密爱人、更是亲密战友,配合默契,信息录入效率高。
“我们算有经验的熟练工,之前参加过杏滨街道锦鹤社区前三轮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做的也是信息录入。”丈夫李毅说,在集美时,他是志愿服务与家庭生活两头顾,后来随着疫情发展,就先把孩子送到岳父岳母家。没了后顾之忧,夫妻两人就一心一意在一线携手抗疫。
记者了解到,卿朴村有百姓8200多人,为了提升核酸采样信息录入效率,来自集美区的志愿者们两人一组、两两轮换,全力配合当地一日一采工作。如今,核酸检测工作不断提速,采样时间不断缩短,集采效率越来越高。
“很多事情一直在改进,各种保障都越来越到位,老百姓配合度也越来越高。”妻子黄柳说。志愿者小分队的工作得到村里和群众高度认可。有一天早上,在进入采样点的时候,一位当地的保洁阿姨特意停下来,用闽南话向志愿者小分队致谢。阿姨说:“感谢你们!感恩!”这样的一幕,让大家感觉特别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