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康桥小区:党群守望相助 小区防控有温度
疫情发生后,集美街道红树康桥小区里依托近邻党建而开展的下棋、瑜伽、阅读等活动暂停,往常热闹的“红邻客厅”一下安静了下来,但热心的“花婆婆”并没有闲下来。“花婆婆”大名叫张梅花,是红树康桥小区党支部组织委员,也是一名铁路老党员,因为积极为邻居服务,被大家亲切地唤作“花婆婆”。
“我们小区一共有153名党员。这几天,向我报名当志愿者的党员越来越多,在小区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最近,“花婆婆”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吸纳新的党员志愿者,并给他们排班。小区门口站岗、环境消毒、帮扶特殊群体……连日来,小区里处处活跃着党员志愿者的身影。
“爷爷,蔬菜帮您放门口了,我顺便带走了垃圾。”最近,有一对高龄夫妇正实行居家健康观察,其中老爷爷已经80多岁。只要一个电话,党员志愿者和物业就会上门服务。他们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为他们购买所需生活物资,并配送到家门口。
据了解,对居家隔离人员、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红树康桥小区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定一名工作人员精准对接需求,及时为其排忧解难。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爱与守护。在党员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大家在业主群里互相勉励、守望相助,一些居民看到志愿者在高温下连续站了几个小时,路过红帐篷时悄悄留下了几瓶水。
福南小区:发挥党员先锋力量 构筑老旧小区“防火墙”
福南小区位于集美老城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像大多数老旧小区一样,该小区没有物业,防控压力大。在岑东社区指导下,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充分发挥“双报到”党员力量,党员志愿者带头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和值勤劝导工作,广泛发动和团结群众,初步形成了自发自治、联防联控的机制。
“由于不是封闭小区,每栋楼都有一个通向马路的出口,这给防控带来了很大困难。”岑东社区相关负责人胡裕添说,在取得业主同意后,社区联合福南小区业委会在外围设置了临时围挡,仅留了一个出入口。该出入口由党员志愿者和保安24小时全天候值守,严格落实亮码测温、快递不进小区等规定,确保闭环管理有效有力。
像这样无物业的老旧小区,在岑东社区还有不少。岑东社区居委会仅16名工作人员,却要肩负起这么多老旧小区的防控工作。社区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推动党员下沉小区,与居民群众共同构筑起防控的尖兵力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时刻,党员冲锋在前、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在疫情防控一线筑起了一座红色堡垒。社区工作者庄宇繁是一名预备党员,也是一名有着六个月身孕的准妈妈。她负责社区10名居家医学观察居民的对接工作,每天奔波在各小区给居民送生活物资。许多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她挺着大肚子跑上跑下,丝毫没有怨言。
(记者 林桂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