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开放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对外开放之门,衷心希望把这个对外开放之门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
——1986年6月习近平在厦门发表题为《发展横向联系,加快特区建设》的讲话
上世纪80年代,厦门湖里区在建设经济特区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对外开放成为湖里区探讨发展的命题,40年来湖里区在开放中相互借鉴经验,解决发展过程中资金、人才、技术短缺的问题,并在对外贸易中不断融入国际市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不断证明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40年风雨兼程,湖里区持续拓展对内联接、对外开放的空间,在风云际会的当下探索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
湖里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门户,利用地理优势走向世界,在湖里区向东眺望,一弯“蓝绸带”连接台湾,汇通太平洋,蔚蓝深海挺立宽广臂膀;向西瞭望,八百里江河行地,入中亚抵欧洲,祖国广袤山河袒露浩荡胸怀。
在对台方面,湖里区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立首个对台服务示范社区,开通医保、办证、子女就学等9类社区绿色便台通道,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十三五”期间,台胞入闽超过1400万人次,2020年闽台贸易额逆势增长10.9%,实际使用台资增长77.3%。湖里区已成为台资企业集聚地、贸易产品转运地和两岸旅游对接地。
在融入世界发展格局方面,湖里区追求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开放,秉持着开放包容的胸怀,主动对接航空港、厦门港,打造更加综合立体的交通网络,积极参与全面服务自贸片区建设发展、培育进口示范区;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和经贸交流。在全市首创多币种中外合伙股权投资基金项目,仰盼世界各地人才、资金、技术和项目的聚集。
人才与资金、项目在这里汇成汪洋。截至目前,全区吸纳了66万外来人口,约占全区人口的60%。过去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5.7亿元,引进内资5932.7亿元,同比增长59.3%、64.3%。截至2020年底,湖里区拥有外资企业总数3000多家、投资总额约170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有46家66个项目落户,招商引资实绩竞赛连续8次领跑全市各区。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湖里区站在历史的峰峦上洞察时代风云,传承特区发祥地开放包容的精神,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激活力,先行先试、敢闯敢拼,将厦门湖里区打造成为海上新支点,陆上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