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绿色
擦亮可持续发展底色
“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
——2000年习近平前瞻性地提出福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
早些年,受技术、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城区环境问题是一个严峻挑战,随着发展观念以及生产要素的转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逐渐形成共识。
近年来,湖里区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有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好中向优。
发展与保护相促并进,经济和生态互惠共赢,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湖里区一直在前行,从关停一系列重污染工业、外迁部分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循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湖里区构建自然环境有效保护、比较优势充分释放、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体系。
2002年,湖里区的五缘湾还是一片深受海水侵蚀的旧滩涂,近20年来依托陆海统筹、水体修复和生态治理打造出了整个片区的软环境和生态轮廓,厘清主次后修复并进行综合开发,如今五缘湾摇身变成厦门“城市新客厅”,成为自然资源部推荐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相似的治理经验也迁移到湖边水库片区的综合治理上,该片区如今拓展成为本岛东部集生态水源、生活居住、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重要中心城区,打造成为鸟语花香、鱼翔浅底的湖里名片。
在此基础上,湖里区坚持“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有机体”的生态理念,由此不断推动完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对于湖里区而言,环境治理势在必行,从天地到水域实现全域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海洋生态保卫战。湖里区推进“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计划”,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区生态建设布局;创新实行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清新土壤工程;狠抓垃圾分类,加强重点企业的土壤检测;并建立健全入海排口“管家”及污水管道日常巡查制度,全面推动天蓝、地绿、水碧、土净。
湖里区打响的环境保卫战取得良好的成效,如,湖里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保持埭辽水库、湖边水库等水域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也是100%。此外,新建污水管网13.7公里、雨污分流改造78.7公里,完成289个排水单元和127条市政道路雨污混接改造,在海洋保护的过程中基本实现68个排海口晴天污水“零排放”,在2020年全市垃圾分类8次工作测评中,湖里区7次荣获第一,百姓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得舒心、放心、安心,治理成效有目共睹。
随着污染减轻,如何实现城区的高颜值蝶变成为下一个难题。湖里区推动城市空间融合优化、生态环境品质提升,逐渐形成产、城、人融合发展体系。
湖里区积极打造山林湖海一体化,建设山海健康步道,仙岳公园及五通灯塔公园等多个生态公园、58个口袋公园,实现全区42.1%绿化覆盖率。在湖里区,既能悦赏山的壮丽,又能眺望海的豁达,城中有景、景中有人,和谐宜居宜人的城区环境令人心驰神往。
湖里区传承和谐共融的特区发祥地精神,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湖里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快马加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