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2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日,市民林先生采了一种灰白色、平底长蒂野生蘑菇,烹煮后吃了,结果很快出现全身不适,半小时后便不省人事。他被紧急送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治疗,经急诊部重症监护室(EICU)医生的全力救治,两天后神志才转清醒。医生介绍,导致林先生中毒的蘑菇为鹅膏菌的一种。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最近这个网络段子挺火,好笑的背后,其实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毒蘑菇多达400种左右,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因为误食野生蘑菇而中毒,甚至还有人因此丧命。
思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入夏以来,又湿又热的天气最适合野生蘑菇生长,从小区绿地、公园草坪到景区山巅,都曾有好奇的人采摘烹食。轻者头晕语塞、上吐下泻,重者被紧急送医。网上有很多关于毒蘑菇鉴别的“民间妙招”,但负责任地说,目前没有万无一失的鉴别方法,颜色、形态、生长环境等条件,都不能作为鉴别蘑菇是否有毒的准确依据。因此,请牢牢记住这句话——野生的蘑菇,统统不要采!不要买!不要吃!
误食后有哪些症状?
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后的表现各异。潜伏期短则10分钟到2小时,长则10到30个小时。
可能出现胃肠型症状——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为主;
也可能出现神经症状——瞳孔缩小、全身麻木、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神经症状;
严重者出现贫血、肝肿大等溶血表现;甚至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假愈期,然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死亡率极高。
一旦误食怎么办?
目前世界上没有治疗毒蘑菇中毒的特效药。万一误食请这样做:
1.马上催吐!可让尚未昏迷的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咽部,催促呕吐,减少毒素吸收;
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就医。通过洗胃、导泻等方法,可迅速排出毒素;
3.如果有剩余的毒蘑菇样本,保留好不要丢弃,方便查明中毒原因。
(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曾妍 施红 张舒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