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1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连日来,《参考消息》《经济日报》头版分别刊发《海沧成中国半导体产业新地标》《构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等文章,报道集成电路发展的独特“海沧模式”,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近年来,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从“零基础”到近百亿元产值规模,带动相关投资近百亿元的“双百亿”飞跃。放眼海沧,士兰、通富、云天、安捷利美维等一批制造业企业和30多家芯片设计企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特色工艺技术路线为主的产业链布局。作为支撑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专业团队,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通过资本引导,细分领域深耕,培育适合本土的半导体产业链和生态。据集微网专业机构测算,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成立短短四年,浮盈60亿元,今年,厦门半导体投资项目整体预计营业收入将超过90亿元。可以说,海沧已成为汇聚中国半导体产业顶级资源的新地标。
这其中,海沧探索出了地方政府投资半导体兼具产业培育和财务收益的“海沧模式”。在业界看来,这是一条有别于“合肥模式”的发展新路径,它紧密结合区域资源,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产业方向和发展路径,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创造出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
集成电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海沧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迈入收获期。海沧区集聚生物医药企业388家,今年1-6月份实现产业规模305.0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实现产值275.95亿元,比增173.3%,已形成以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新药研发、新型疫苗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在全省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主攻方向上发挥“主力军”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目标,正是海沧突破一区拘囿,心怀“国之大者”的主动选择。海沧区表示,站在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之以恒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久久为功的政绩观,坚持提升生产线市场化、专业化能力,通过进一步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聚,加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 林 岑 通讯员 林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