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中学德育处老师向学生讲解酒精的危害。
台海网6月18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图文并茂的宣传栏展示,德育老师现场讲解,涉酒商家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标语……近日,思明区商务综合执法大队携手思明小学、群惠小学、槟榔中学、华侨中学,共同开展以“未满18岁,对酒精说‘不’”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对学校周边的多个涉酒经营商家进行专项整治。
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此次活动,旨在提高未成年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筑起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校园禁酒圈”。
【长辈当榜样】
勿让家庭成为酒精的温床
大部分学生表示,聚会是较容易接触到酒精的场所,其中包括家庭聚会、同学聚会,而家庭聚会接触酒精的机会更高。特别是一些传统节日,“无酒不成席”“喝一两口酒,助助兴,没事”,往往成为长辈让小辈喝酒的理由。有的学生说,不论是家庭聚餐还是同学聚会,喝酒有时是为体现对亲朋好友的尊重,在同学或朋友的多次劝说下,常常因为碍于面子而喝酒。
“勿让长辈的陋习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槟榔中学德育处黄老师认为,未成年人身边的人往往是他们模仿的对象,父母言传不如身教,要做好榜样。每逢佳节,学校也会致信家长,提醒勿让家庭成为酒精的温床。
思明小学的陈老师也表示,一些家长还会以“玩笑”的形式“逗”小朋友喝酒,对于自身辨别能力还不够强的小学生来说,这往往会形成误导。
【多方齐努力】
形成“校园禁酒圈”良好氛围
“穿校服的学生,我们都不会向他们售卖烟酒,但有的学生说帮父母买酒,我们有时也会卖。”一位便利店的售货员说,是否是未成年人,往往只能通过校服辨认,很少要求出示身份证。
“经过多年的普法,多数商家有了不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意识,但仍有待加强。”思明区商务综合执法大队队长陈俊清表示,校园周边的涉酒经营商家,一直是他们检查的重点。近年来,思明区商务综合执法大队通过联合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及面对面向涉酒经营商家普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过要形成“校园禁酒圈”的良好氛围,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文/图 记者 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