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市首个志愿者日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在金榜书院广场举行。(记者 张江毅 摄)
台海网3月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金榜山麓,流动的志愿红成为春日公园里最鲜亮、最温暖的色彩。昨日,“学习雷锋好榜样 志愿服务新时代”全市首个志愿者日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在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金榜书院广场举行。思明区品牌志愿服务队齐聚一堂、各展绝技,为市民提供义诊、应急知识科普、赠送手工花等丰富的便民服务。
集结志愿红,温暖一座城。眼下,在思明区10个街道98个社区,家门口一场场“近邻”服务居民的学雷锋活动接连上演。志愿服务已经深深融入思明人的生活,成为“思明习惯”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思明区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凝聚共识、激发活力、厚植文化,大力推动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结合“爱心厦门”建设,不断壮大爱心志愿服务矩阵,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多样化专业化
队伍不断壮大,奏响志愿服务大合唱
气道异物梗阻怎么处置?思明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现场教学;水上遥控救生圈如何使用?厦门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当场展示……昨日活动现场,思明区志愿服务市集阵容强大,22支各具特色的队伍提供的志愿服务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志愿者的生动讲解和演绎,不仅让市民学有所获,更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正能量。
在思明区,雷锋精神处处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连续举办5届的思明区志愿服务文化节上,一批又一批区级志愿服务先进先后“出炉”,有力见证了思明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思明区国际联合公益志愿服务队的成立便是生动写照。参与社区组织的国际义卖跳蚤市集;组织慈善教育队伍,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英语……在筼筜街道官任社区,一张张“国际脸孔”身体力行、发挥所长。思明区国际联合公益志愿服务队的翻译兼队长徐蕾说,在官任社区生活的外籍人士对志愿服务抱有很高的热情。思明区为外籍人士提供了良好的志愿服务土壤,相信还会有更多外籍友人加入队伍,投身到公益活动。
全国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四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的嘉莲街道办事处以嘉莲爱心义工服务队为载体凝聚志愿服务的最广泛力量,持续扩大志愿服务成效。在防疫一线、洁净家园等行动中,处处活跃着嘉莲爱心义工的身影。
近年来,思明区不断激发“行家里手”专业热情,组建青年志愿者、科协志愿者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注重专业队伍组建与培育,成立全省首支互联网行业联合党委志愿服务队、全市首支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反校园欺凌志愿服务队等,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区域化水平。思明区“文物守护认领”志愿服务项目还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项目”。奉献、友爱、互助的“思明习惯”感染和影响了更多人,构建起思明志愿服务大合唱格局。
有热度有温度
志愿服务引领,丰富文明实践内涵
阵阵悠扬的葫芦丝声从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金榜书院一楼传来,在杨长端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学员们学得十分认真。3月3日下午,金榜书院葫芦丝志愿服务公益课程如期举行。
作为公益课老师,市葫芦丝协会副会长杨长端已经在金榜书院教了快两年。从最早的一个班拓展到如今的三个班,市民学习的热情让他感受到了文化志愿服务惠民的可喜变化。
“每周三、周四和周六下午,我都会来上课,学员不仅有老人也有小孩。能够让民族乐器得到传承与发展,我多来几趟也开心。”杨长端点赞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金榜书院这个好平台。这里的服务也让他竖起大拇指,美丽心灵志愿服务队、思明城市义工两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常驻这里,帮忙维持秩序、打扫卫生,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热度,更有温度。
以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金榜书院为主阵地,以志愿者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力量,思明区整合提升10个街道98个社区实践所(站)志愿服务团队800多支,精准分析群众需求,在理论宣讲、文明引导、教育文化、科技与科普等领域涌现了众多特色项目,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丰富文明实践内涵。
在鹭江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文史专家围绕厦门历史文化带来精彩的主题讲座,劳模志愿队宣讲团成员分享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心得等,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在这里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思明区新厦门人图书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享受服务的同时,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一起用心呵护这个家门口的温馨公益家园……此外,思明区还打造“爱心厨房”等服务精品,让群众急需急盼的服务项目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