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步行街东段基本完成改造。(记者 林铭鸿摄)
巴黎春天背后的定安路有一面大型彩绘墙。(记者 林铭鸿摄)
海光大厦停车楼外观美化。(记者 林铭鸿摄)
中山路部分主街道改造即将完成。(记者 张江毅摄)
空调外机被包装起来,外立面得到美化。 (记者 张江毅摄)
好清香重新回到老城区。(记者 张江毅摄)
老街进行电路改造。(记者 林铭鸿摄)
台海网2月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从暖春到炎夏再到寒冬,每天往来于中山路老城区的居民发现,经过9个月紧锣密鼓施工,中山路、泰山路、钓仔路、水仙路、定安路、太平路、思明西路、大中路等路段街区,正悄然发生改变。记者日前从中山路片区改造提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中山路片区首批启动改造提升的“一路五街”街区内,一批民生改造项目将于节前陆续收尾。
去年7月,厦门中山路被商务部列入第二批全国12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山路片区改造提升工程以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为契机,提升街区环境品质,优化业态布局,强化商贸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最具南洋特色与闽台风情的高品质步行街。
规划先行 精准实施“第一道工序”
“一条中山路,半部厦门史”。作为中国唯一一条直通大海的商业步行街,近代厦门的金融、百货、航运、外贸等行业在此兴起、繁荣、发达,众多商界名流从这里发展走向国内外,中山路一度被视为厦门商业发展的风向标。然而,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路片区,历经百年沧桑,面临发展困境:街道空间格局单调,主、辅街发展不平衡;商铺权属复杂,业态提升难度大,城市消费核心商圈地位明显弱化;基础设施配套破旧老化;交通拥挤,停车设施不足;房屋建筑密集,危房多,人居环境差且安全隐患多;历史风貌建筑未能得到及时保护……百年历史老街亟待焕发新生。
为破解难题,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指挥部,并于去年正式启动改造提升工程。指挥部提出“以精致、精细、精彩的目标,着力将中山路片区打造成为富有历史底蕴、引领未来消费的历史人文街区”,要求各相关单位深入挖掘历史文脉,凸显历史街区风貌,融入当代时尚元素,拓展多元商旅业态;要通过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融合,把街巷的肌理贯通起来,连点串线,连线成片,实现片区系统性、综合性提升;要注重内外兼修、上下兼顾,既要擦亮面子,也要筑牢里子,系统解决基础设施、市政管线等短板和不足,有效清除违章搭建,提升社区整体品质。
指挥部明确中山路片区发展定位和近期、远期规划,科学布局空间结构,统筹街区发展主轴和支线,进行功能分区,同时梳理街区有机动线衔接,优化产业布局,将中山路步行街动线节点与周边旅游景点、商业商圈联动发展,形成中山路片区改造提升总体规划和思路,编制《中山路片区整治提升策划方案》,统领改造提升工程。一系列与中山路片区相关的改造提升专项规划也相继出炉,为提升街巷面貌,改善人居环境,突破片区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大力提升老城区承载力和宜居度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在以往片段式的改造基础上,此次中山路改造提升工程坚持“保护与改造并重”的思路,以科学的规划为统领,力求凝聚各方合力,在岛内旧城改造工作中探索出一条城市文化传承、功能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