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工作机制 实现均衡发展
“岛外农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补齐和提升这些短板?”“我市已在岛外农村开办了一批普惠性幼儿园,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办学水平;马銮湾医院、环东海域医院等一批重大医疗项目正加快建设步伐;发展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岛外将建成农村幸福院151个。”
“现代农业招商的成效如何?”“我们锁定了目标企业100多家,对照目标企业的基本情况,结合厦门的实际,策划项目五十几个,在谈的38个,已经签约了18个项目。这18个项目中已经有10个落地开工。”
这是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的一幕。专题询问、电视直播,这是厦门的特色和亮点,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反馈。
今年1月初,厦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明确,结合全市60个省级试点村建设目标任务和乡村振兴工作实际,要同步推进试点示范村和村庄动线建设。换句话说,实施乡村振兴,不能仅仅着眼于“示范点”,还要统筹谋划,抓好“连点成线”。
如何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在现有试点示范村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村庄动线建设,实现示范引领与均衡发展并重?关键在人才。当地提出,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带头作用:一方面,培育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村级组织带头人,带领广大村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一方面,鼓励支持大学生下乡,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投身乡村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还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考核,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变“等靠要”为“主动干”,不断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潘抒捷 吴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