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城建设 促进农民增收
英村社区位于集美区西北部的后溪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片区内聚集了一批院校。然而,由于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又缺少必要商业配套,4万多名高校师生和周边村民的消费需求一度难以得到满足。
城市化的另一面是,该村不少农村土地房屋被征收,农民的转产转业、安置生活保障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当地提出在高校集中区建设名为“集美旺角大学城商业街”的商业综合体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按区村共同投资分享收益模式,由国有企业和村(居)民按投资比例建设和分享项目经营收益。
据悉,这条商业街于2015年投用,租金年收益800万元,3000名村民股东每人每年可得1300元分红。此外,商业街创业开店的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本地村民。
抓住新城建设契机,共享城乡融合红利的,还有许多村庄。位于翔安南部新城的新店镇澳头社区,立足实际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海洋高科技、海洋文旅、海洋渔业三大支柱产业。据了解,目前已落地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海洋三所、南方研究中心、两岸渔业融合中心,游艇港综合艺术中心、美术馆、海洋馆等,吸引15家文化企业、9家主题民宿入驻,带动当地村民的就业和增收。
乡村振兴,不只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地处环东海域新城的同安西柯镇丙洲社区,基本完工的陈化成广场成为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环村路的打通与提升让村庄的通行条件大大提升,村庄更宜居了,群众的获得感更强了;“我们参与了,村庄就变了”,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芦塘社,在城乡融合中增强了家园意识,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创产业和研学旅游,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底蕴和后劲。
融入新城建设,乡村振兴取得了新成效,乡风文明展示出新气象,焕发出更为动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