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2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高山之上,蓝天之下,幢幢戴上“红帽子”“蓝帽子”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坳之中,别有一番韵味。这里是厦门同安莲花镇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作为当地海拔最高、最偏远的村庄,两村先后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市属国企合作开发乡村旅游,探索“国企示范项目+村集体带动+村民合作入股”的运营模式,半年时间内就实现盈利,不久前把村集体经济的分红款发到了每一名村民手里。
俯瞰军营村 陈嘉新 摄
大宅社区火龙果田园综合体 朱毅力 摄
澳头社区一瞥 朱毅力 摄
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这是厦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交出的精彩答卷。近几年来,当地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立足实际,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农村人居环境、都市现代农业、乡村创新治理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三农”经济数字不断刷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02元,增长10.7%,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
依托“双千亿” 推动产业振兴
田头村隶属于集美区灌口镇。作为厦门目前仅存的几个纯农业村庄之一,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该村目前30%的村民以种植仙景槟榔芋为生。几年前,村集体牵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并注册仙景芋绿色食品商标。自此,仙景芋开始销往全国各地,芋头收购价也由每公斤2元提高到8元。经粗略计算,全村芋头年销售量便达到十万公斤。
无独有偶,现代特色农业在厦门多点开花:海沧区东孚街道过坂社区花卉苗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带、四区、多点”产业结构布局;同安区汀溪镇古坑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土地流转引入园艺企业,建起集产、销、学、研、旅为一体的三角梅产业示范园;翔安区新店镇大宅社区以增一产、强二产、促三产为目标,着力打造火龙果田园综合体,火龙果年产值达4500万元。
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得益于“双千亿”工作。据介绍,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千亿产业链群、实施千亿投资工程。其中,前者包括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种子种苗业、现代设施农业等在内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群,后者则重点推进包括都市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特色小镇等产业项目。
坚持规划引领、实施项目带动,同频共振还呈现在更多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内。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例,当地引导国贸、特房等国有企业参与开发建设,打造同安竹坝五显片区、翔安锄山片区项目,成为都市休闲农业的新亮点;同时,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达到800万人次,增长超20%。
既有全局规划、又有落地细则,厦门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已徐徐展开。荣誉是最好的证明:目前,全市已创建中国最美(美丽)休闲乡村1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海沧区过坂社区、同安区三秀山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