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同路是厦门最繁华的商业街。(陈亚元 供图)
现在的大同路上,仍有一些保存得较好的老建筑。(记者 邬秀君 摄)
台海网5月1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一条仅一公里左右的街道,两侧骑楼下各类商店栉比鳞次,参药行、金店、绸布店以及大小百货公司林立分布,无不书写着当年的繁华。近日,有热心读者向本报“申名”专栏提供线索:大同路作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建成的商业街,见证了老厦门最繁华的商业传奇;作为市井生活以及商业活动载体,它曾是厦门商业文化最耀眼的部分。
14日上午,记者跟随厦门老房子研究专家曾谋耀、本地知名收藏家陈亚元以及文史研究者李世伟的脚步,重走大同路,听他们讲述了大同路的传奇往事。
长1100米的街道上 有大小百货店45家
“大同路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是厦门市第一波城市建设时建成的第二条马路。”厦门老房子研究专家曾谋耀介绍道。
跨过思明北路,往大同路西侧走去,李世伟说,大同路长1100米、宽9米,以思明北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知道大同路因何得名大同么?它来源于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曾谋耀笑着说。当天上午,走在大同路的骑楼下,凉风习习,曾谋耀介绍说,大同路两侧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海外华侨投资兴建的。
“这间就是以前的南泰成百货,当年,南泰成百货和永康成百货、捷克百货构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曾谋耀说。李世伟补充道,像之前你们报道过的“同英布店”,当年也是大同路上的知名品牌,是厦门老字号。“当年的大同路上,各类商业形态都有,吃穿用度一应俱全。”陈亚元接话道。
在曾谋耀提供的一份《厦门商业行名录》中,记者看到,当时除了大大小小的百货店45家,大同路上还有参药行20家,金店银楼36家,以及绸布店19家。不仅如此,棉纱业、五金、颜料、电料等店铺也非常之多,各类商业形态几乎一应俱全。
曾谋耀说,大同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厦门最繁华的商业街。大同路为何能如此繁华?他认为主要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码头,一侧毗邻银行、海关等重要机构,周边的海后路、升平路更以“金融街”著称,而“大清一等邮局”、合福庆公司以及“贸易一条街”人和路也在其周边。“厦门是通商口岸,海外华侨返乡或者回南洋时,都会选择在此采购礼品,也因此造就了大同路的繁华。”曾谋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