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惠玲 通讯员蔡江沈/文 朱毅力 李毓琳/图)昨天上午,翔安区内厝镇辖区内的福厦高铁建设现场,建筑工人全副武装,加班加点抓紧施工,一派火热的景象……复工复产后,工地开足马力,保质保量,全速推进。
防控疫情是硬任务,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情况下,翔安区的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工作此前一段时间稳步推进,该区制订了“春暖业翔”实施方案,聚焦攻坚提速、服务提质、治理提效三项具体行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攻坚战的“双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9日17时,翔安区共复工复产企业(项目)3200个,区属规上企业复工率100%,返岗17052人,返岗率101.45%。此外,在翔安的省重点项目、限上服务业企业、农业重点企业复工率均达到100%。
翔安已然迎来经济社会全面恢复的春天。
1 攻坚提速 推动项目建设提效提速
几天前,在厦门市招商项目网络签约活动翔安分会场上,13个项目顺利“云”签约,总投资达78.5亿元,行业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这些项目,集中展现了翔安近阶段招商引资的成果,也体现了未来翔安产业发展的方向,将为翔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积蓄新的动能。
越是危难时刻越是发展的关键时刻。疫情既给翔安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翔安区提供了加速赶超的发展契机。
下一阶段,翔安区将持续深入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全力强化招商落地,优化营商环境,壮大提升先进制造业,扩内需,稳外贸,聚焦产业转型,集中精力加速推进五大重点片区(机场片区、环东海域新城片区、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同翔产业基地片区(含火炬产业区)、轨道交通片区)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乡村振兴大提升。
2 服务提质 助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房子免租金,外来员工拎包入住。”在翔的企业都知道,翔安有专为返岗人员准备的“蓝领驿站”,可以解决重点企业员工居家自我(医学)观察的房源难题。翔安区在全市率先推行的“蓝领驿站”计划,从2月5日开始在全区各存量厂区宿舍、“金包银”、酒店等空余场所,开展摸排工作并进行统筹,最终确立了20多处场所作为返翔的外地务工人员的临时过渡居所。
这一举措不仅能有效解决外来员工的居住问题,提升其在翔安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还将有力推动企业正常生产,助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接下来,翔安区将推行“蓝领驿站”计划,加快健康管理房申请审批程序,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将积极继续兑现省市区援企稳岗政策,在现有两批“17条”暖企政策基础上,继续出台阶段性、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开展公益法律援助,强化金融精准支撑。
健全区领导挂钩服务“三高”企业及“六必访”机制。精准引进和扶持急需紧缺人才,拓展提升人才政策配套,优化人才服务保障。
3 治理提效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积蓄新动能
及时上线疫情管理系统,对翔安区辖区内企业职工及返厦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管理;实施“三精细”“三结合”举措,细化为27个保障组,深入一线进行“一对一”指导帮扶;出台扶持政策扶持绿叶菜生产,保障市民“菜篮子”……
“以信息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服务、支撑和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翔安区表示,抗疫是社会治理能力的实战考场,考验着一个城市应对急难险重的综合能力,在这过程中,该区将继续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
接下来,翔安区将深刻总结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社会治理经验,加快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整合辖区各级应急处突资源,建设多元化应急救援队伍,以“大应急、大调度、大统筹、大数据、大值班”定位,建设区公共安全管理应急平台,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未来,“春暖业翔”行动还将继续巩固深化联合攻坚机制,坚持“大统筹”“大协同”“大攻坚”,统筹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空间实施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形成工作环节全覆盖、条块保障全周期、压实责任无死角的良好局势。
如今,翔安这片厦门东部热土之上,“春暖业翔”持续散发着融融春意,处处都是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