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大】
海内外24支队伍、200多人参与展演
【形式活】
特设分会场活动,在中山路、中山公园南门展演
【新意多】
南音昆曲融合演绎,为南音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思明杯”南音大会唱在厦门市南乐团剧院举行。
台海网7月2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千年南音,尽显非遗魅力;古乐盛会,牵动浓浓乡情。7月20日-21日,备受期待的“品千载古韵·会绝美南音”第三届“思明杯”南音大会唱如期而至,来自海内外的24支南音队伍欢聚思明、倾情献演,一展音乐“活化石”的艺术风采。
本次大会唱是思明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在连续两天的大会唱中,《三更鼓》《风打梨·中秋月》等经典曲目萦绕厦门市南乐团剧院,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高水准的南音视听盛宴。
“世界的南音有厦门,厦门的南音看思明”。思明区南音文化积淀深厚,一直以来,思明区积极探索传承和保护闽南非遗文化。“思明杯”南音大会唱便是思明区推动非遗传承的有效平台。
主办方表示,通过举办“思明杯”南音大会唱,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文化惠民,让更多人了解、认识世遗南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届南音大会唱由思明区委宣传部指导,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思明区文化馆承办,厦门市南乐团、厦门市南乐研究会协办,厦门文广会展有限公司执行。
以弦会友
海内外24支南音队伍精彩展演
24支南音表演队伍、200多人参与展演,今年的展演队伍比去年更多。来自厦漳泉三地、南京、香港、澳门、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海内外队伍欢聚一堂,以弦会友,共叙乡情。
厦门市集安堂南乐社改变独唱传统形式,用三人表演唱形式,生动演绎南音经典曲目《陈三五娘》选段《当天下诅》。表演成员最小20岁,最大73岁。
厦门市集安堂南乐社理事长曾小咪说:“作为百年老社团,我们着力培养南音新秀,积极向社会各界介绍推广南音。”
已是第二次参加活动的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再次用高水准的“七撩曲”演唱《因为欢喜》。该协会顾问卓圣翔感慨道:“活动规模越来越大,队伍水平也更高了。”
作为台湾著名南音作曲家,75岁的卓圣翔致力于推动两岸南音文化交流和合作。他兴奋地说:“我们将在厦门成立两岸南音研究传习中心,地点已选在思明区,通过集中两岸力量,为传承发扬南音做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