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厦门思明区垃圾分类在成为新时尚(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思明区垃分办副主任、

区市政园林局副局长徐墩煌

目前,思明区垃圾分类工作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寻求突破的阶段。下一步,思明区将围绕“让垃圾分类成为思明新时尚”“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文明习惯”,不断把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推进。

接下来,快报君要把

咱们思明垃分“妙招”做个分享

注意看,别走开~

一张暑期家校联系卡

坚持“打卡” 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

去年暑假,思明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有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 —— 一张 “垃圾分类投放盖章卡” 。作为“家校社联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思明区的孩子们过了一个绿色暑假。

今年暑假,“盖章卡”又如期发放到孩子们的手中。思明区的孩子们将延续去年暑假的做法,每日至少一次将垃圾分类投放至小区指定区域。通过两个月的连续“打卡”,带动家庭成员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区。”徐墩煌说,去年,思明区辖内有 12 万公办中学、小学、幼儿园学生参与这项活动,今年暑假近 3 万的民办校学生也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共有近 15 万学生参与。

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带小手”的“家校社联动”方式,把学校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一种“线上+线下”模式

重构回收处置体系 可回收物“回收”不再难

今年,思明区着力重构回收处置体系,目前已在瑞景社区进行试点。具体来说,利用支付宝(微信)上的垃圾分类小程序进行线上回收,同时,争取每个社区建立固定的“资源回收日”,打造“线上 + 线下”相结合可回收物回收处置体系,做到源头减量,实现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线上 + 线下”回收模式即:线上平台下单上门回收可回收物,线下设置“资源回收日”或分类回收箱定点回收可回收物。居民可在支付宝上打开城市回收服务小程序,选择回收品类,填写上门回收信息,就会有回收员或者快递员上门在线支付货款或收费,取走货物。

线下,在每个小区投放简易分类回收箱,居民将可回收物投放分类回收箱中,安排专业的回收队伍规划好专线转运,定期上门清运。

同时,还试点引入发达国家的模式(资源回收日),在每个社区定时定点安排回收员驻点有偿回收可回收物,居民可以就近售卖可回收物。

值得一提的是,居民家里的沙发、床垫等大件垃圾,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预约上门收回运至大件垃圾处理中心规范处理。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真罚!289张罚单,14.9万罚金,厦门思明这项“学费”你要交吗?

7月10日夜 思明南路一家大排档前 一男子将垃圾袋 悄悄丢在马路边 本以为在夜幕掩护下无人知晓 谁知路边监控已记录下全程 结果…… 被罚50元 对于垃圾分类,有些市民仍心存侥幸。其实,自2017年9月10日《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厦门对垃圾分类早已“动真格”...

多种“神器”助攻 厦门多个社区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科技感十足的“智能环保垃圾屋”。社区供图   小朋友轻拉手环,便将垃圾投入桶内。记者林逸君摄   扔完垃圾的居民正在洗手。   居民将厨余垃圾扔进“冰柜”。   台海网7月1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垃圾桶太高,小朋友够不着?垃圾没有及时清理,转运来不及?夏天桶内散发的...

高殿社区成厦门“城中村”垃圾分类新样本

▲督导员户外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专职管理员带队户外宣传   台海网7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连少凡/文 常海军/图)垃圾分类看似围着垃圾转,实质是从思想、价值到行为的一致认同。在企居混杂、流动性大的“城中村”,尤其如是。   不过,殿前街道高殿社区,通过...

人防+技防 厦门思明区构筑多层级消防应急体系

■消防队员到商户排查隐患。 ■消防摩托车方便“走街串巷”。   台海网7月18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今年5月31日,思明区营平政府专职消防队(简称“专职消防队”)、鹭江街道办事处消防工作站(简称“工作站”)正式揭牌,成为守护老城区消防安全的重要力量。专职消防队集消防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