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之行
脱贫不脱政策扶贫扶到家门口
和临夏县不同,去年底,临夏市在思明区的帮扶下顺利脱贫摘帽,帮扶成果显著。为了助力临夏市,持续稳定长久巩固脱贫成果,思明区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再发力。
早在7月2日行程第一站,媒体团一行就夜访了茶马古市。临夏市将文化遗产整合,形成以茶马古市为主题的古河州整体市场文化印象。而坐落其中的临夏优质特色产品展销中心,正是思明区对口临夏市消费扶贫的重点项目之一。
展销中心联系扶贫车间,大量采购临夏农副产品,输送到厦门销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更助力消费扶贫。不到一个月完成近20万元销售额。
7月4日,媒体一行还实地走访江牌村扶贫工厂。去年思明区注资54万元,把该扶贫车间建在村民家门口,今年计划再援建150万元,提升为扶贫工程。媒体记者一行实地采访该制香厂的脱贫户,讲述脱贫经历。
思明区东西协作扶贫车间——临夏市志强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姬松茸长势喜人,也反映着临夏市脱贫成果的巩固持续。
响应教育扶贫媒体联盟献爱心
为了响应东西协作教育扶贫,此行,思明区新媒体联盟还为临夏市单子庄思明小学捐赠了10架电子琴、100册图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为振兴临夏乡村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思明区政府援助200万元,临夏市配套资金433万元,总投资633万元,新建了三层带顶框架结构教学楼一栋及附属设施,可容纳600名学生就读,新建成的心理咨询室将成为甘肃省标准化心理咨询室。
推介河州文化夜访八坊十三巷
宣传推介临夏地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媒体团还走进西北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八坊十三巷,感受临夏民居文化,体验临夏盖碗茶文化,品尝地道的临夏美食。临夏采访的感受,也在第一时间化作媒体人的一篇篇报道,引起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关注。新华网第一时间发出《福建厦门:教育扶贫到西部》报道;东南网开设“山海和鸣·同心筑夏”专题报道;台海网发出《临夏八坊十三巷,走进西北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旅游推介报道。而截至记者发稿,新浪微博话题#思明媒体临夏行#阅读量已超过290万。
媒体声音
让更多人加入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的队伍
东南网记者卢超颖:思明区委宣传部组织的媒体临夏行,让我们能够实地深刻体会东西协作中的山海情谊,深入报道临夏地区的文化旅游等扶贫资源,展现两地文化旅游和新媒体的交流合作,展示思明区对口帮扶成果,为对口帮扶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中国经济网林冰冰:这次临夏采访让我深有感触,特别是思明区援建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也希望通过媒体人的力量,引导更多人加入到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