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多肉雕塑效果图
▲陈华正在精心创作
台海网6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靖东 李立宇 洪伟晟)陈华在安兜有个工作室,他把它起名叫废台,自任“台长”。
很“废”的废台
废台真的很“废”,在一片杂草掩映的城中村之中,进去的泥路铺了一些废砖,碰上大雨,走路都得溜边。隔壁的废弃小屋顶上,圈养了一只流浪狗,久不见客,只要有人路过,必兴奋得奉献上最高礼仪,叫得那一个欢。
蹚过泥路,经过热情狗吠的洗礼,走几步就是废台了,门前种几棵树,外墙刷了刷,涂鸦了些许仙人掌,搭配几株植物,显得有些潦草。二楼的露台,种了百香果遮阳,做了一些植物造景,用的全是陈华创作的铁艺花盆,方正的建筑结构,搭上青石青苔菖蒲,别有洞天。
花草中,杂些雕塑,随性自然。
这里,常出入一些玩儿艺术的伙伴,有开酒吧的音乐人,有美院的老师,有做设计的加班狗,还有学艺术的媒体人……废台,收容了他们无处安放的灵魂。
躁动而安宁,这就很好。
很“废”的台长
陈华说,“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我觉得我天生就是画画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边拿一把旧茶壶给长得热热闹闹的“蕾丝公主”们浇水,眼神有些沉吟,他是一个天生不擅言辞的人,不爱表达,内心丰富。
陈华出生在三明尤溪,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他的从艺之路从小学时临摹连环画开始,长大后自然而然走上艺考之路,考了两三年,走过不少艺校,从未有过犹豫,直到1992年,他考上了厦大。
大学时学的是平面设计,毕业后,陈华走进了广告行业,在各个公司之间辗转,做的时间都不长。他的工作是设计和企划,需要了解客户需求,对接市场,经常天南地北地跑,看过很多风土人情,也没少看甲方爸爸的脸色。
这样的生活,让他很纠结,“我这人性格内向,不会附合领导,当然个人也比较自由、懒散,还有些神经衰弱,做不到准时打卡,上班感觉有点像是被折磨”。
所以2001年起,他辞职当起了自由职业者,做过雕塑大师的助理,闲时也开发设计一些浮雕彩绘装饰画,帮一些艺术餐厅、酒吧做室内氛围装饰,还用浮雕做成企业的LOGO,很具艺术性和个性。“我是一个很废的台长。”陈华自嘲道,做艺术的人,向往自由,无拘无束,却常常屈从于活计,为五斗米折腰。很现实,也很讽刺。
雕塑与植物,焕发新的生命力
把雕塑与多肉植物造景结合的想法,缘于他在废台大量种植的“蕾丝公主”。
这是一种闽南很常见的多肉植物,又叫不死鸟,落地生根,生命力十分顽强,养一棵,就能漫延一大片。这样的“贱”植物,一般人难入法眼,陈华却精心控型,搭配了有个性的矮盆,种得花团锦簇。
有一次,一位朋友发了一张国外的多肉造景,艺术家用铁线缠绕成美女的形体,再种上多肉植物,引来各国游客拍照打卡,成为当地网红景点。“我也可以做呀,甚至做得比他更精致。”说干就干,陈华结合此前的雕塑设计,挖空一些部位,种上精心挑选的各种多肉,再结合摆放地的光照、地形,研究配土和多肉习惯的搭配,慢慢掌握了技巧。
废台来来往往的艺术家多,大家群策群力,很快,一个“陈华多肉雕塑工作室”就开张了。“这次集美大社的多肉雕塑,我考虑更多的是当地的海洋元素,因此做了浪漫的主体美人鱼造型,配合多肉、沙石、贝壳、渔船等当地元素,突出了整个造景的地方特色。同时,为了配合涂鸦大赛主题‘共绘家园’,我还设计了多肉造型的‘I LOVE大社’几个字,相信会成为当地的热门网红打卡景点。”陈华说,在国内,这么精致的多肉雕塑还没见过,希望藉此次创作,能让多肉雕塑这门艺术,从大社走向全国。
树影掩映下,陈华的脸上泛出些许红晕,眼神里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