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惠玲 通讯员 余庆东 陈佑文 刘小亮 林木阳 文/图)又是一年三月天,莲溪的十里桃花争相怒放,在一江春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引来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时而花前留影,时而江边写生,时而健步如飞。十里莲溪一江水,桃红柳绿约春到,此刻的莲溪带状公园俨然成了翔安区又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翔安莲溪十里桃花
在过去的一年,翔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和“一河一策、一段一策”的要求,以尽快实现全区河道“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落实溪流管养机制。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紧盯问题,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全力推行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流域生态得到极大改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水环境综合治理交出靓丽成绩单。
1深化河长制严格长效机制运行
堤岸两旁的农田飘出馥郁的蔬果香,白鹭在溪边翩翩起舞,鱼儿在水中畅游,游客在岸边闲庭信步……短短几年,河床清了淤,又黑又脏又臭的“水沟”不见了,脚下的木栈道和亲水景观台环溪而绕,小桥流水,美景如画。
这是“塘头湿地”的一景,经过改造的溪段,不仅溪水清澈,溪畔的景色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然而,最显眼的要数那一块块立在堤岸上的“河长制公示牌”。
翔安塘头湿地汀步桥
为切实强化河(湖)长履行职责,扎实推进河湖综合治理,进一步带动全民治水,接受社会监督,翔安九溪每条流域的堤岸上,都竖起了一块块醒目的“河长制公示牌”。
九溪莲溪段附近一位河道管理员说,在翔安,小流域治理就是因为“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绵长的溪流才能保持得这么美。
过去一年,各级河(湖)长严格按要求开展巡河工作,及时发现协调解决约450个涉水环境问题;根据河长制工作的总体目标及工作任务,召开各类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及调研会105次,其中区级会议及调研53次,镇(街)级52次。不仅如此,还会同区委效能督查办成立工作督查组,每周分成三个小组对辖区河湖开展明察暗访、效能督查,根据明察暗访或效能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督办通知25份,问题63个,责令各镇及责任单位限期整改,问题整改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