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委区政府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学校的硬件条件,保证学生有学上。图为同安一中滨海校区。
台海网12月2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踏着晨光走进校园,书声琅琅回响耳畔,清新的空气,沁鼻的花香,干净整洁的教室,平整宽阔的塑胶操场……从当初的很多学校借用宗祠做教室到如今几乎每所学校都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高大亮丽的教学楼和配备齐全的文体设施,40年来,同安的学校样貌变化日新月异,为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同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同安区委区政府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学校的硬件条件,保证学生有学上;同安的教育工作者勇于创新,确保学生“上好学”,同安的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教育是民生之基,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祖国未来。今天的“同安故事·四十年共同记忆”系列报道,我们来说说同安教育事业的发展。
外来子弟有学上 一家人不用再两地相隔
“你喜欢原来的学校还是现在的学校?”
面对妈妈的提问,温欣琳肯定地回答说:“现在的学校!”这名同安区新星小学五年一班的学生,两年前从江西转学而来。
温欣琳的妈妈王柳英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不是厦门本地人,此前在岛内上班,女儿小时候也是在岛内上幼儿园。不过,在要上小学的时候,由于积分问题,温欣琳没有办法在岛内上小学,只好把女儿送回江西娘家读书。
“女儿在老家读书,我们在厦门工作,心里的难受每个当父母的应该都能体会吧。”那两年,只要有稍微长一点的假期,哪怕开上七八个小时的车然后只能和女儿团聚一天,王柳英和丈夫也要赶回去。
2016年,王柳英和丈夫把事业转移到同安。他们发现,这里建了很多崭新的学校,能为外来工子弟提供很多学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们提交了申请,想把女儿转学到新星小学,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现代化的学校,尽职的老师,友善的同学,一切都让王柳英一家很满意,“这里的老师很好,女儿也逐渐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都会主动学习,我们感觉这个学校很好”。更重要的是,一家人如今能一直在一起了,“感谢同安区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就学条件!”
【成效】
加大学位供给 确保“有学上”
规划先行、定期微调、适时建设是同安区学校建设的一大特点。同安区委托专业部门对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进行专项规划,每五年进行一次微调,然后根据片区开发建设进程适时启动建设。
其中,“十三五”期间,仅2016 年一年,同安区就新增学位11150 个,在 2016年市对区的考核中,同安区教育学位完成情况位列全市第一。2017年,同安区累计投入3.26亿元,完成31个教育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中小学、幼儿园8所,增加幼儿学位1920个、小学学位6300个,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比例达98.7%。随着同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为了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同安新建、改扩建众多学校。政府投入,满足新同安人(外来人口)就学需求,体现出教育公平。